• <kbd id="gic4o"></kbd><ul id="gic4o"></ul>
    <strike id="gic4o"><s id="gic4o"></s></strike>
    <ul id="gic4o"></ul><strike id="gic4o"></strike>
  • <samp id="gic4o"><tbody id="gic4o"></tbody></samp>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欄 / 健康教育宣傳專欄

    食物出現這些情況,千萬別吃→

    發布時間: 2024-11-25 08:57:54
    信息來源: 央視一套
    【字體:
    冷凍超過兩天的饅頭會長出黃曲霉素?

    近日,這則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饅頭凍上兩天真的會長黃曲霉素嗎?
    面食應該如何正確保存?
    往下看,一同了解↓

    什么是黃曲霉素?

    黃曲霉毒素是如何產生的?

    黃曲霉毒素是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謝產物,是迄今發現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強的真菌毒素之一。通常食物的溫度和濕度達到一定條件,才會產生黃曲霉素,冷凍或冷藏的環境都不適宜黃曲霉素的生長。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 李偉:冷凍環境不適合黃曲霉菌生長代謝,或產生毒素。如果要產生黃曲霉毒素,一般要滿足幾個條件,首先要有比較適宜的溫度,通常霉菌適宜的溫度為15℃~35℃。另外,霉菌的生長需要有比較高的濕度,一般為80%~90%。

    據了解,一般家用冰箱的冷凍溫度在零下18℃,濕度也相對較低,并不滿足黃曲霉菌產生毒素的條件。其實,黃曲霉菌本身沒有毒,但它產生的黃曲霉毒素卻是有毒的。

    目前,已發現的黃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大約20種,其中以黃曲霉毒素B1最常見,其毒性約為砒霜的68倍。值得一提的是,黃曲霉毒素耐高溫,裂解溫度是280℃。所以,日常烹飪的溫度(100℃~200℃)根本奈何不了它,也不要指望開水煮或油烹能把它殺滅。快拿小本本記下來,黃曲霉毒素最愛“藏”在這些地方↓

    • 發霉的谷物。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豆類等淀粉含量高的谷物。

    • 發霉的花生及堅果?;ㄉ皥怨缓椭?,且黃曲霉毒素溶于油脂,所以它們易感染黃曲霉菌。

    • 木制砧板、木筷子。砧板及筷子的縫隙中易藏匿食物殘渣,如使用后清潔不到位,或長時間放置在潮濕陰暗的角落,容易產生霉變。

    生活中如何防范霉素風險?

    面食如何正確保存?

    專家介紹,黃曲霉菌有一些非常喜歡的宿主,特別是玉米和花生。霉菌長了毒素以后,基內的菌絲或毒素會深入到食物內部。因此,有時無法從顏色上觀察菌絲滲透深淺。 

    一般情況下,如果品嘗到糧食或花生有異味,不僅要把這個東西吐掉,還要用大量的水漱口,我們吃到的苦味都和一些毒素的產生或不好的物質有密切關系。

    新鮮的饅頭或面食沒有吃完,應該如何正確保存?李偉表示,長期存放應冷凍,并在三個月內吃完。如果放在冷藏的環境中,可以先用保鮮膜包起來,再放到保鮮袋里。放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或跟周圍環境接觸太多。

    警惕!當心隱形致毒“霉菌”

    除了堅果類和谷物類,還有一些食物保存不當也容易產生“隱形”致癌毒素。

    專家提醒,生姜放置過久很容易霉變,增加致癌風險腐爛生姜中的黃樟素是一種致癌物,已被世界衛組織列為2B類致癌物。

    如果把生姜壞掉的部分切掉后還能吃嗎?答案是不能。即便切掉壞的部分,肉眼看不到的地方還可能有霉菌毒素。

    生活中,有人常以為甘蔗內部變紅會變得更甜,其實甘蔗出現“紅心”“黑心”是因為受到了霉菌污染。
    甘蔗含糖量較高、水分含量充足。雖然果皮堅硬,但在收獲時往往存在切口,果肉會暴露出來,易受儲存和運輸環境的影響,存在被霉菌污染的風險。其中,節菱孢霉菌堪稱危險的“殺手”,這種霉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劇毒的毒素——3-硝基丙酸。提醒大家,請勿食用“紅心”甘蔗!


    (責任編輯:張海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累計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