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區委十三屆九次全會與會人員對全會工作報告進行分組討論。 徐浩翔 攝
通州日報訊(記者葛燕 施翔宇 徐靜怡 李超 錢吳蝶 宋金平 沈維維 昝潤東 顧文文 陳小煒 徐艷梅 吳勝泓 見習記者 蔣雅祺)闊步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9月19日,區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南通市通州區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通州新實踐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動員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全面準確把握中央要求,按照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切實抓好改革任務推進落實,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際成效,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通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會議期間,與會人員進行了分組討論。區四套班子領導參加分組討論。
改革揚帆風正勁,擊鼓催征再出發。大家紛紛表示,將按照區委全會要求,高舉改革開放旗幟,開拓進取、實干爭先,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作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通州新實踐。
領會改革要義
高舉改革旗幟勇前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和強烈使命擔當。大家在討論中一致認為,要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全會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提出的各項改革舉措,為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通州新實踐提供了根本遵循。”五接鎮黨委書記孫偉俊表示,站在新的機遇風口,五接鎮自覺將發展置于全區乃至全市大局中謀劃,定位到“十五五”的新賽程中考量,提出聚力擘畫“幸福五接”美好藍圖,進一步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推動五接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和實際成效。
南通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金新街道黨工委書記顧灝表示,無論是全會報告還是《意見》,站位都很高,目標定位準確,措施具體可行,全面總結了過去的成績和經驗,又科學謀劃了今后的發展藍圖,金新街道將堅定“埋頭苦干、年底再看”的堅定信心和“任務必成、全年必勝”的堅強決心,錨定目標不動搖,千方百計補短板,通過持續加強能力作風建設,緊扣改革需求,以過硬作風推動區委十三屆九次全會部署落地落實。
“報告進一步明確了推進‘強富美高’新通州現代化建設的方向。”區發改委主任倪健忠表示,區發改委將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以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己任,把全面深化改革與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有機結合起來,奮力推動全區經濟穩中有進。
“通篇的政策意見對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也為我們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區科技局局長姜小國表示,區科技局將認真學習此次全會精神,充分結合科技部門實際,緊抓技術研發投入以及科技服務業等重點指標,加強平臺對接,充分發揮高校研究院的作用,扎實開展產學研合作,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各項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能在全市保持領先,為通州企業創新注入活力和動力。
扛起改革擔當
激發創新活力強動能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如何邁出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劉笑峰表示,優化營商環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相呼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必須要深化改革,打造向新而優的一流營商環境。“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主力軍,我們將結合‘服務企業大走訪’行動,進一步推動惠企政策與市場主體需求百分百匹配,進一步推行涉企收費陽光化,進一步踐行包容審慎的執法理念,切實用好市場監管的‘工具箱’,打好賦能發展的‘組合拳’。”
“到目前為止,我區新簽約并注冊重大項目49個,已經完成2024年全年目標任務的81.7%,全區經濟發展企穩向好。”區商務局局長葛鋒表示,區商務局將持之以恒攻堅重大項目,圍繞南通“5+5+N”重點產業招商方向,緊扣我區8條產業鏈的發展需求,認真研究編制招商圖譜,精準招商、靶向招商、以商引商,進一步強鏈補鏈延鏈,推動產業鏈加快向高端攀升。
全會報告指出,要把握好“破”與“立”的辯證統一。“先立后破”,讓改革實現穩扎穩打、循序漸進。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錢道鋒表示,這樣的辯證關系同樣適用于市場經濟領域。“在一些工程競標中,設置的條件對國企有很大優勢,但對于民營中小企業來說相對不公平。如何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創造優良環境,我們要在這方面先行先試,讓市場更加公平公正,從而促進企業之間的充分競爭,激發市場更大的發展活力。”
“全會報告指出,要聚力推動產業提質增效。金沙街道將緊扣‘強基礎、練內功’的工作要求,積極打造農文旅融合標桿。”金沙街道黨工委書記張衛忠說,將按照“1+4”工作思路,持續推動鄉村振興聯創區“東西雙核心”提標工程。“目前‘東核心區’萬畝糧田總投資2600萬元高標田建設、河道整治等基礎設施改造已完工,番茄小鎮一期項目建成投產,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品牌效應;‘西核心區’金北村正加速推進省級特田建設。”
區衛健委主任匡詠梅表示,將通過改革不斷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和下沉基層。“通過改革來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筑牢筑實隔離墻,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凝聚改革合力
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與會同志一致表示,要錨定改革目標,領會改革意圖,把握改革指向,凝聚改革合力,以新氣象新作為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交通是經濟的脈絡、文明的紐帶,報告中提到了多項符合我局實際的重要改革舉措。”區交運局局長張明表示,交通運輸部門作為改革發展的先行兵,將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抓好改革任務落地落實,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數據資源賦能交通運輸發展,做好交通運輸業人才培養工作,加快構建外聯內暢、互聯互通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為公共交通便利作出更多通州貢獻。
區人社局局長唐鋒說,人社部門將第一時間學習貫徹好全會精神,增強抓改革謀發展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加大人才領域創新力度,著力提升人才集聚和產才融合質效,進一步強化技能人才特別是制造業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為打造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提供人才支撐,為通州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增智賦能。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所以要切實維護好教育的公平性,回應好老百姓的期盼和需求。”區教體局局長嚴巍說,“今年關于校園餐這一項改革目前正在按照省里‘1+4’的要求進行,我們要真正讓學生吃好。”
報告中指出,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統籌建設冷鏈物流倉儲設施,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要著眼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著力增強農業品質化發展態勢,加快特色農機服務組織等農機化項目建設進度,全力守好‘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為通州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做示范貢獻更多‘三農’力量。”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馬鋒表示。
區僑聯主席錢兵表示,僑聯作為群團組織,將更加旗幟鮮明講政治,提高政治站位,加強僑界思想政治引領,不斷增強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認同感、自豪感、歸屬感。同時進一步加強基層僑聯組織建設、志愿者精細化管理、僑情信息調查,不斷夯實僑聯事業根基,凝聚僑心,發揮僑力,為通州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貢獻力量。
“通州青年既是改革的見證者和受益者,也必將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參與者和貢獻者。”團區委書記曹佳楠表示,將聚焦政治引領、中心大局、青年成長,不斷提升共青團的引領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共青團思想引領的穿透力,不斷提升共青團的大局貢獻度和服務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