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gic4o"></kbd><ul id="gic4o"></ul>
    <strike id="gic4o"><s id="gic4o"></s></strike>
    <ul id="gic4o"></ul><strike id="gic4o"></strike>
  • <samp id="gic4o"><tbody id="gic4o"></tbody></samp>
    建議/提案提出者: ;政協農水口聯絡組; 建議/提案號: 006
    標題: 關于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一、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意義
        1.有利于傳統農業與“互聯網+”的融合。農產品電子商務是利用互聯網、計算機、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從事涉農領域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在網上完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購買和電子支付等業務交易的過程。我區一些業主主動融入電商,農產品線上交易取得較好的業績。位于劉橋鎮的江蘇嘉安食品公司今年通過互聯網銷售農產品已達600多萬元。
        2.有利于傳統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水稻、蔬菜是石港、十總兩鎮農業主導產業,這兩個鎮去年新發展網店20多個,網店總數達到50多個,農產品網絡銷售額近千萬元。網絡外銷不僅實現了產業利潤,也帶回了市場需求信息,帶動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去年,全區已興辦糧食種植類家庭農場109家,面積2萬余畝,引進各類新品種10多個,新技術10余項。
        3.有利于農民創業就業。。農產品電子商務門檻相對較低,有利于農民創業,帶動農村就業。2013年,江蘇嘉安食品有限公司網上注冊網店成功銷售速凍玉米和蔬菜,帶動了周邊農民發展玉米及蔬菜生產,建成了萬畝出口蔬菜生產基地。去年10月份,全區6家企業入駐蘇寧易購,網銷產品17個品種,20個家庭農場開設網店,網銷品種40多個,帶動了200多人就業創業。
        二、我區農產品電子商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業用戶上網比例低。受農民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電腦及智能手機不會使用的現狀限制,農民上網比例仍然很低,我區農產品網絡銷售還處在起步階段。
        2.缺乏專業的電商團隊。電商銷售必須要有專業的電商團隊,從產品的制作、包裝、上網等都需要專業的隊伍進行運作實施。目前我區這方面的人才還不多,存在著農產品銷售無門路的現象。
        3.自主品牌影響力不夠。好多農產品沒有自己的品牌,或者品牌的影響力不夠,導致網絡上產品關注度不高,銷售不暢。
        三、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對策與建議
        1.編制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我區要在農業產業布局與發展規劃基礎上,制定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戰略,加大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工作的引導和推廣;明確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目標、戰略重點、任務、發展模式和形成特色農業電子商務產業鏈的戰略步驟;制定農業信息化體系框架、技術標準和市場的規范準則,為發展通州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創設政策環境;以電子政務網為載體,加強宣傳和信息服務,積極引導農民和涉農企業進入市場,多層次、多渠道地參與電子商務。建議區財政每年安排一定額度的專項資金專門用于扶持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借鑒廣東揭陽經驗,對農產品網店給予寬帶免費、大學生開設農產品網店或微商進行創業的給予貸款優惠,給有志于做電子商務但有一定困難的群體提供扶持平臺;每年舉辦一次大學生網店創業比賽,優勝者給予適當獎勵,以鼓勵我區大學生創業;借鑒阿里巴巴的做法,每年進行一次網店及個人影響力評選活動,勝出者在給予獎勵的同時掛牌或授星,讓我區的電商人才脫穎而出。
        2.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組織建立健全大型的綜合性農村信息化網站及鄉鎮一級的電子商務網站,建立行業或綜合性的農產品專業網站,積極扶持和鼓勵農業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信息化建設。二是開發和整合信息資源,建立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信息管理和協作機制,開辟穩定的信息交流通道,實現涉農數據的兼容和共享;加快構建農產品市場預警和監管系統,規范市場行為,提高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三是設立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作為政府的“電商孵化器”,培育區級示范性農產品銷售網店或微商,開展網店開設、宣傳推介、售前導購等營銷培訓。
        3.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化建設。要大力實施農產品名牌戰略,立足特色優勢產業,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大力開展農民培訓和技術指導,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深入開展農業執法行動,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違規經營農資的行為,杜絕農業生產中使用國家禁限用農藥等行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基地農產品和認證產品為重點,加強農產品質量監測,對收獲前農產品、在銷農產品進行定期抽檢,加大檢測處罰力度,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和市場準入制度。加快實施農產品包裝貼牌銷售策略,強化農戶和涉農企業的品牌意識,建立和發展“農戶+網店+公司”的模式,全力拓展電子商務和實體店相結合的批發零售服務。
        4.培養現代農產品電子商務從業人才。一要加強電子商務有關知識的宣傳與培訓,提高電子商務在農民中的影響力。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圖文并茂的電子商務科技宣傳和培訓,傳播電子商務的應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增強農戶對電子商務的了解和認識。二要制定詳細的規劃,采取具體措施,有步驟、分階段提高農民的文化知識水平和農業技術水平。對農民進行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培訓,教會農民使用和掌握檢索網絡信息和網上交易的方法、技術及防范風險的注意點,提高農民的信息素質和技術水平,改善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的社會基礎。三要加強對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加快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強化各級農業信息管理和服務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組織開展農業信息體系建設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務水平,積極扶持組建各類農產品經紀人協會,加強與農民的聯系,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
        5.加強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配送是關鍵。一要盡快建立范圍更大的農產品綠色通道,減免相關費用。二要扶持一批農產品流通企業,特別在區域外建立的綠色食品專營銷售市場,在政策和資金上要予以重點傾斜和扶持。三要積極培育農產品流通合作組織,提倡成立農民銷售合作社,使其成為農民進入市場的主要方式。四要提高農產品的包裝技術和保鮮程度,使農產品在貯運、流通過程中能夠很好地保持其商品性,并由此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承辦單位: 主辦: 農委 協辦:
    答復日期: 2016-04-29
    答復內容:

    區政協農水口聯絡組:
      你們在區政協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建議》,我委已經收悉,感謝你們對我區現代農業發展的關心與支持,我們將結合實際做好以下工作:

          一、積極與“本鄉本土”農資農產品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洽談農產品電商合作推廣,爭取年內建成通州區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同時今年將繼續指導成立一批通州農產品銷售網站和網店,發展200萬元以上銷售額的電商示范企業5家,發展1個農產品電商示范村。
      二、鼓勵通州區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繼續開拓電商銷售渠道,建立專業銷售網站;同時鼓勵指導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等申報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創建一批通州品牌農產品。2015年,我區對于網絡銷售額達8萬元以上,線上線下銷售總額達20萬元并且加入質量追溯系統的家庭農場獎勵5萬元,極大提高了經營主體發展電子商務的積極性。今年我委將繼續宣傳落實好這一政策,加大對電商扶持力度,促使我區農產品電商更好更快發展。
      三、繼續加強與鎮、村對接,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電商培訓,完成省下達的“農產品電子商務萬人培訓” 130名培訓任務。
      四、將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列入“十三五”農業發展規劃之中,按照上級有關專業規劃編制要求,將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規劃作為重要內容與農業發展規劃一起制定,共同實施,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為發展通州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創建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優惠的政策措施。


     通州區農業委員會
      2016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