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gic4o"></kbd><ul id="gic4o"></ul>
    <strike id="gic4o"><s id="gic4o"></s></strike>
    <ul id="gic4o"></ul><strike id="gic4o"></strike>
  • <samp id="gic4o"><tbody id="gic4o"></tbody></samp>
    建議/提案提出者: ;孫洪箭; 建議/提案號: 029
    標題: 加快扶持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倉儲設施建設
    建議/提案內容:
        近年來涌現出一大批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這些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將成為農業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商品化、現代化的主力軍。在規模種植中同時是也顯現了一些矛盾和困難,一是糧食烘干能力不足,收獲期難以確保糧食豐產豐收,近兩年政府采取扶持政策,建設了一批烘干中心,有效解決了一些矛盾,但還不能滿足發展需要。二是糧食倉儲設施嚴重不足,由于合作社、家庭農場建設烘干房、機庫房、糧食倉庫、農用物資倉庫等配套設施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加之資金投入較大,這就帶來了規模化種植與配套不足的矛盾,特別是倉儲嚴重不足,象南通天泰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2015年糧食種植2000畝,水稻收獲時就需要有1000多噸的倉儲能力,如果倉儲能力跟不上就帶來了許多矛盾:
        一是造成糧食無法倉儲帶來糧食變質損失,影響了糧食生產安全。
        二是收獲季節集中上市期只能低價賣給糧食收購商,造成種糧效益下降,為了有力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商品化、現代化,確保糧食安全,建議政府扶持一些糧食種植規模大的專業合作社建設糧食倉儲設施,以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和農業效益的提高。
        三是如2015年國家在市場收購糧食,三等梗稻為3.1元/公斤,而實際收購很少,象我們通州,基本沒有收購,加之收購標準控制水分不超過14.1%,加之糙米含量控制在2%以下,雜質不超過1%,由于今年收獲期間恰逢陰雨,很多合作社、種糧大戶,很難達到國家規定標準,這就帶來一賣糧難,倉儲難。
        建議政府根據中央要求在2017年以前,全國要完成“危倉老庫”的維修改造和功能提升作業。重點的改造方向包括:加強倉房的保溫隔熱、防潮防雨功能和氣密性;提升倉房的機械通風和糧情監測等功能。對于達到報廢年限,已經沒有維修價值的“檢危老庫”,則可報廢重建或異地新建,并將支持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組織等。建設糧食烘干和儲存設施和設備,以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業效益的提高。
    承辦單位: 主辦: 商務局 協辦: ;國土分局;農工辦;
    答復日期: 2016-05-03
    答復內容:

    孫洪箭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扶持種糧大戶建設糧食倉儲設施”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通州區作為一個經濟發達地區,近三年來,糧食產量保持在52萬噸左右,糧食的商品率在60%左右,且消費量在全省處于中等水平。隨著糧食生產“全托管”業務的發展,糧食商品量將不斷提高,同時隨著糧食加工業的發展,工業用糧、飼料用糧的需求量將會攀升。目前我區現有倉儲設施建設年代較早,設施比較陳舊,主要倉容都為國有糧食企業所有,非國有企業的倉容量較少,且大部分倉容達不到國家倉儲設施技術標準,完好倉容小于全區年糧食需求總量,加快倉儲設施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發展經濟和長遠戰略意義。
      近年來,國家對糧食倉儲設施建設高度重視,我們通州區在倉儲設施建設上也進行了較大投入。一是在2014年度投入1400多萬元對全區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危倉老庫”進行了全面的維修改造;二是在2015年度我們千方百計籌集資金,投入1200多萬元在騎岸糧食儲備庫新建了10000噸標準倉庫及配套設施,緩解了倉儲緊缺的矛盾;三是今年我們在劉橋儲備庫拆除4000噸危險倉庫,準備新建15300噸標準倉。該工程已正式開工建設,預計有5000噸倉容將在今年秋糧收購前投入使用,另外10000噸明年夏糧入庫投入使用。四是石港糧庫退城進郊異地重建工作我們也積極與石港鎮政府溝通聯系,并上報省糧食局列入“十三五”倉儲設施建設規劃。同時,國家為進一步緩解目前糧食收儲倉容不足的矛盾,完善各級政府儲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對建設倉容達到有關標準的,國家將給予適當補助。我們將為各類企業、機構投資建設糧食倉儲設施努力提供業務指導,對符合補助標準的建倉項目,積極配合區發改委做好項目申報工作,爭取國家補助資金。同時積極向區政府建議地方財政給予適當扶持。
      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促進設施農業健康有序發展,國土資源部和農業部于2010年和2014年先后出臺了《關于完善設施農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支持設施農業健康發展的通知》,界定設施農用地范圍,規范設施農用地的使用。我們將積極做好相關項目服務與協調。
      培育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使之成為既提供農機作業服務又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市場主體,我區以“糧食烘干服務中心”建設為載體,扶持發展一部分具有實力的農機合作社,實施糧食生產“全托管”服務,提升了糧食生產規模化經營水平。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種糧大戶等可通過農業、農機部門向上爭取烘干設施項目。同時,區糧食部門為服務各類種糧大戶,加快了烘干設施建設,騎岸糧食儲備庫烘干設施已投入使用,并在為農服務上發揮了作用,劉橋儲備庫投資400多萬元,日產量達400噸的烘干項目也已建設完畢,今年夏糧入庫正式投入使用。
      

    通州區商務局
      2016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