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提出者: | 湯備衛 | 建議/提案號: | 014 | |
標題: | 關于加快通州區第三人民醫院異地重建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通州區第三人民醫院位于張芝山鎮健康路1號,始建于1958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二級乙等綜合型醫院,是通南片區域性醫療救護中心。服務范圍輻射張芝山鎮、南興鄉、川姜鎮、先鋒鎮、竹行鎮、小海鎮、新開鎮、農場、正場鎮、三星鎮、天補鎮等數十個鄉鎮,服務半徑25公里,服務人口50余萬人(含外來人口)。現有職工260余人,核定床位200張,實際開放床位260張(含加床)。目前存在問題1、占地面積、建筑面積小:目前醫院實際床位260張,占地面積14畝,醫療用房建筑面積15000平方米,綠化率8%,與國家標準差距較大。2、醫療環境擠:受醫院規模限制,院內布局擁擠,床位不夠,出現“住院難”,特別是內科病區,天天滿員,群眾意見很大。同時,因沒有足夠的醫療用房,相關診療項目不能正常開展,嚴重制約了醫院服務能力的提升,也對醫療安全構成較大威脅。3、安全隱患多:由于現有房屋使用年限長,原結構設計不合理,近兩年部分房屋的抗震排查鑒定為危房B-C級,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同時,醫療用房的過分集中導致不符合消防安全,各類線路老化、密集,只能采用單路供電,對醫院總體安全形勢形成嚴峻挑戰。4、出入醫院道路擁堵:醫院交通主要依靠北面健康路,而健康路路面狹窄,就診人員較多;醫院四周均與鄰近居民緊貼,附近居住人員多;健康路過往車輛繁多,造成了健康路擁堵。特別是每天上午8點至10點30分堵塞嚴重,經常造成緊急醫療救援時,救護車“進不來、出不去”的狀況,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5、管理落后 :醫院曾經股份制改制十年,管理方式和現行的體制不同,管理慣性使醫院還沒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也引起了醫院的諸多矛盾和問題。6、醫療競爭形勢嚴峻:醫療競爭日益劇烈,各大醫院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床位不停擴張,周邊衛生院普遍異地新建,環境改善、規模擴大,我院的硬件、軟件遠遠滿足不了群眾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所以三院異地新建迫在眉睫。很高興三院移地新建被列為2017年通州區人民政府確定的方案,也是錫通科技產業園2017年為民辦實事的方案。建議能盡快提到政府的工作日程上來。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 協辦: | 規劃分局、錫通科技產業園 |
答復日期: | 2018-06-27 | |||
答復內容: | 湯備衛委員: 你提出的“關于加快通州區第三人民醫院異地重建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通州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全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2013年開始啟動醫療機構提標改造,截至2017底,已有區六院、七院,五甲、興東、五接、先鋒、騎岸衛生院等12家單位先后啟動異地新建和原地改擴建工程,其中5個項目已經竣工并投入使用,極大改善了基層醫療機構的就醫環境。 鑒于區三院占地面積狹小(15畝)、醫療用房面積不足、周邊道路狹窄導致車輛出入擁堵等實際情況,區委、區政府多次組織財政、發展改革、衛生計生、規劃、國土等部門,針對項目選址、建設規模、投資估算等內容進行現場專題調研。區衛計委已將三院的異地新建項目納入區“十三五”衛生計生事業發展規劃。2016年10月經南通市人民政府批準實施的《南通市通州區張芝山鎮(錫通科技產業園區南區)總體規劃調整(2016-2030)》,擬將區三院按二級甲等標準建設,遷至通啟路南側、文旦路西側面積8.7公頃的地塊。 下一步,區衛計委聯合張芝山鎮,在充分征求財政、規劃、國土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將修改完善后的區第三人民醫院異地新建方案盡快報區委區政府審批,力爭早日開工建設。 最后,衷心感謝您們對通州區醫療衛生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南通市通州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018年6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