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提出者: | 教育體育界 | 建議/提案號: | 023 | |
標題: | 關于推進小學教育集團建設,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2016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加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各地要把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發展作為義務教育的重中之重,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國家推動教育發展的奠基工程和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重要工程,到2020年實現區域內基本均衡的新目標。對照國務院的要求,我區小學教育目前仍然呈現出較為顯著的不均衡性。 一、小學教育現狀 1.學校布局不盡合理。從全區范圍看,小學呈點狀零散分布,并主要集中在老城區、中心鎮區,數量和密度向外圍呈遞減趨勢。隨著城市建設加快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增加,城區及中心鎮學校建設相對滯后,招生壓力很大,人滿為患。部分小學擠占功能室用作教室,生均面積、生均圖書擁有量、生均實驗器材占有量等關鍵指標均達不到省定標準,大班額甚至超大班額現象嚴重。班額在45人以上的學校有16所,占比為34.78%。尤其是城區的小學和經濟發達外來務工人口較多的農村小學,班額嚴重超標,有的小學班額達到70人左右。 2.辦學條件差距明顯。雖然我區各小學在創建教育現代化和實施校安工程中,辦學條件有較大提升,但受原有建設水平影響,校際間辦學條件呈現明顯的區域落差,有部分學校校舍仍然老舊,教學、生活設施設備陳舊,運動場地達不到省定辦學標準;有相當比例的學?,F有條件僅滿足基本教學需要,校園網、校園廣播、校園安全防護系統等學校信息化基本設施未能全部到位,學校相當數量計算機使用年限超過6年,有的學校一半以上的學生用計算機無法正常開機;多媒體教室數量仍未達到現代化學校標準,數字探究實驗室、校園一卡通等系統還是空白;學生學習性資源嚴重不足,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3.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教師隊伍存在學科、年齡結構性缺編。從目前教師隊伍年齡結構來看,由于近幾年受招聘新教師計劃指標的制約,30歲以下的年輕教師數量明顯不足。學科之間不平衡性問題仍很突出,英語、音樂、美術、科學、心理健康和體育學科的師資尤為緊缺。各學段教師總量、學科專職教師需求量不能依據學齡人口數量變化、新課程改革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要求同步調整。受教師流動經費及交通、住宿等保障因素的制約,跨區域、跨學段間的教師流動總量偏少,師資均衡推進的速度與程度比照預定的目標有一定差距。教學水平差距較大,校內同軌之間、校際之間、不同學科之間的教學質量仍不均衡。課程建設、開發水平不高。 4.教育品牌未能彰顯。原小學教學協作區雖能根據協作區內學校實際,組織開展一些協作活動,但只停留在粗淺的教學交流階段,缺乏必要的保障機制和保障措施,教學協作區形式化、聯歡化、短期化和輪流坐莊現象嚴重,運行質量低;實小教育集團建立后,打亂了原有的小學教學協作區秩序,目前小學教學協作區已經名存實亡。高品位的學校文化建設亮點不多。不斷創新開發課程文化,開展體現學生天賦、潛能和特長的社團文化活動,升級發展學校原有的特色課程,打造校園文化精品尤為迫切。薄弱學校在推進“學的課堂”操作研究,開展項目學習、翻轉課堂實驗,改革教學和課堂模式等方面,還存在著校內資源不足、力量不夠、全員參與度不高等現象。 二、對策措施 隨著全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更為迫切,辦家門口的優質小學,成了社會的強烈訴求。在繼續加大投入、全面推進各小學硬件建設的同時,還要從小學教育本身入手,加強師資培訓,打造品牌項目,優化生長能力,切實強化學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我區初中學段先行一步成立了育才中學、實驗中學等六個教育集團,其效果顯著,中考成績在南通市名次大幅度提升。已成立的實小教育集團,在緩解招生、培育師資、打造品牌、提升辦學質量等方面作用凸顯。就南通市而言,崇川、港閘、開發區等三個區小學均建立了教育集團,實現了全覆蓋,海門等縣區亦如此。 為此建議借鑒南通城區和我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建設的成功經驗,全力推進小學教育集團建設。 1.小學教育集團的組成。小學教育集團可借鑒原教學協作區的模式,以部分省實驗小學和區域名校為牽頭學校,將全區46所小學按區域位置、教學質量和辦學特色等因素合理劃分,分別組建實驗小學、通州小學、金沙小學、石港小學、川港小學、平潮小學等小學教育集團,每個集團分別容納6~7所小學,以優質帶動薄弱,以集團引領發展。集團屬校際合作共同體,集團成員學校獨立法人性質和行政隸屬關系不變。 2.小學教育集團的宗旨。集團以教育理念為聯盟紐帶,以教育研究共同體為合作形式,推動集團成員學校之間的交流、共享、互助、合作,由此帶動區域內學校的共同發展和進步,實現學校管理水平、教師隊伍素質、學校辦學特色和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使區域之間、校際之間、學科之間差距明顯縮小,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3.小學教育集團的管理。(1)層級設置。教育集團設立總校長1名,牽頭學校另設一名執行校長;其他成員學校的校長兼任教育集團副校長。集團的領導機構為集團校務委員會,集團校務委員會日常工作由總校長主持,下設校務辦公室,負責集團日常事務的管理和校際協調、對外聯絡、教育宣傳等工作。 (2)經費使用。參照實小教育集團的模式,由區財政給予集團一定的費用,專項用于集團內開展活動。集團內統一的師資培訓、校本研修、教研活動等相關費用由各成員學校按比例承擔。集團間大的活動產生的費用納入區教師培訓經費。 (3)日常運行。集團總校長主持集團日常工作,負責召開集團校務工作會議;主持實施集團年度工作計劃;向集團成員作年度工作報告;統籌協調集團內部各校區的隊伍建設、教育教學管理等事務;統籌集團對外交流、合作事宜;審核成員學校重大的人、財、物等事項。 (4)工作推進。集團定期進行高效課堂模式研討活動,經常展示研究課,努力攻克模式中的重點、難點,不斷優化教學環節,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充分放大名師的輻射作用,定期送課、送講座到需要扶持的學校、學科。啟動青年教師簽約培養工程,加速薄弱學校骨干教師的培養。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評比等活動,通過各種練兵活動在集團學校內催生一大批“科研型、實踐型、創新型”的教學能手。集團總校向集團各成員校輸出管理理念與經驗,選派骨干教師組團到集團各成員校引領薄弱學科建設,達到集團所有學校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效果。 4.小學教育集團的考核。各教育集團實行發展性評價,結合各成員學校的發展基礎、辦學傳統和資源優勢,確定合理的發展目標,實行捆綁式考核,以上一年度素質教育綜合考核數據為依據,對集團內各成員學校提升情況進行量性評定。各集團牽頭學校成立工作小組,落實分工人員和工作職責,統籌做好相關工作。 加快推進我區小學教育集團建設,有利于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充分發揮名校優勢和品牌效應,快速提升薄弱學校、農村學校辦學水平和質量,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加快實現我區教育均衡。區有關部門和領導,各小學的領導和教師要高度重視,協力同心做好工作,開創我區小學教育和義務教育的新局面。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教育局 | 協辦: | |
答復日期: | 2018-04-13 | |||
答復內容: | 教育體育界: 你們提出的關于推進小學教育集團建設,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正如你們在提案中所說的那樣,我區的小學教育由于歷史原因,布點較為分散,師資質量、辦學質量、生源情況等校際間差距還比較大,特色化建設效果還不能很好地彰顯。為了更好地縮小校際間的差距,我局從2006年起就建立了小學教學協作區,選取了幾所省實驗小學或特色學校作為教學協作區牽頭學校,帶動周邊的一些薄弱學校,實行教學資源共享、教學進度同步、教學內容同研、教學質量同測,2016年我區又在教學協作區的基礎上試點組建了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以強校帶動弱校,有效地提升了整體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 為了滿足市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進一步放大優質教育資源,我局在城區組建實小教育集團,集團組建后對新建學校的發展起了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由于試點組建的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打亂了原來小學教學協作區的模式,我局將進一步總結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和初中教育集團的成功經驗,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參照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模式和做法,統籌規劃和設計小學教育集團的組建,力爭今年在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以外再組建以通州小學(包括金余小學、理治小學、余北小學、袁灶小學、五甲小學、慶豐小學、英才小學等8所小學)、金沙小學(包括銀河校區、金北學校小學部、正場小學、張謇學校、西亭小學、紗場小學、東社學校小學部、唐洪小學、忠義小學等10所小學或校區)、石港小學(包括五窯小學、石南小學、興仁小學、橫港小學、韜奮小學、十總小學、二窎小學、騎岸小學、五總小學、興東小學等11所小學)、平潮小學(包括新壩小學、平東小學、趙甸小學、五接小學、李港小學、劉橋小學、英雄小學、新聯小學等9所小學)、川港小學(包括錫通園區小學、南興小學、家紡城小學、姜灶小學、先鋒小學等6所小學)為牽頭學校的小學教育集團,從而實現小學教育集團的全覆蓋,進一步提升全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管理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小學教育。 南通市通州區教育局 2018年5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