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gic4o"></kbd><ul id="gic4o"></ul>
    <strike id="gic4o"><s id="gic4o"></s></strike>
    <ul id="gic4o"></ul><strike id="gic4o"></strike>
  • <samp id="gic4o"><tbody id="gic4o"></tbody></samp>
    建議/提案提出者: 徐振熙 建議/提案號: 029
    標題: 關于加大對鎮(區、園、街道)綜合文化站室內健身器材投入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一、基本現狀
        健身設施作為城鄉居民參與全民健身的重要載體,在保障群眾體育健身權益、滿足群眾體育健身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目前情況看,現在大部分鎮(區、園、街道)文化站室內健身器材已不能滿足需求。
        二、原因分析
        一是大部分鎮(區、園)文化站室內健身器材大都是在八十、九十年代購置的,已相當陳舊,有的已嚴重損壞。
        二是設施的監管、維護也存在不少難題。沒有專業維護人員,也沒有專項資金,更沒有器械損壞更新所需要的零配件,部分器材出現帶病工作的“亞健康”狀態。
        三是設施利用率不高。體育器材設施往往被隨意占用,如健身路徑被用來晾衣服,籃球場被用來曬東西、堆放建材,棋牌室主要被用來打紙牌、看電視等。
        三、建議措施
        1、明確責任主體,理順管理機制。鎮(區、園、街道)綜合文化站室內公共體育健身器材的安裝和維護,應明確管理部門和職責。建議建立并完善三級聯動機制,通過區、鎮、村三級補助的方法及時維護更新健身路徑。
        2、盤活公共資源,提高器材利用率。建設選擇合適的體育活動場所,合理安裝體育器材。
        3、建議區體育局在體育彩票資金中,購置配套的室內健身器材下撥給各鎮(區、園、街道),以滿足居民的室內健身需求。

    承辦單位: 主辦: 文廣新局 協辦: 體育局
    答復日期: 2018-06-29
    答復內容:

    徐振熙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大對鎮(區、園、街道)綜合文化站室內健身器材投入的建議》提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區不斷加大對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鎮級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各鎮均建成鎮級體育活動中心和以廣場舞健身硬地、多功能運動場、塑膠健身步道為主的鎮級文體廣場。新(擴)建綜合文化站均建有健身活動室(以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為主)。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部分老的綜合文化站的體育健身設施與市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相比,確實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健身設施的城鄉均等化水平不夠,城鄉差距明顯存在。部分已經建成的體育健身設施利用率不高,管理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今后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加大公共文化體育資源向基層傾斜的力度,推進基本文化體育設施和服務全覆蓋,推動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建設重心下移、資源下移、服務下移,堅持文化體育設施建設貼近群眾的原則,根據人口分布、年齡結構、活動特點和交通狀況,注重提高文化體育基層設施的可及性,體現人性化,確保文化體育設施建成后的利用率和綜合效益。

    二是充分發揮文廣新局、體育局的職能作用,切實加強全民健身設施管理工作的督促檢查。成立以分管局長為組長,行政服務科(文藝科)為主體、各鎮(區)文體站長為組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全區全民健身設施的管理維護工作。通過不定期檢查,督促各鎮、各村居切實加強全民健身活動點的管理工作。明確各鎮人民政府負總責,各村、居指定專人負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確保健身器材的完好。

    三是進一步增加專項資金投入,確保全民健身設施管理維護工作落到實處。器材安裝后,保修期期間的維修經費由生產廠家承擔。保修期后,體育局將每年從體育彩票公益金中撥出一定數額的經費,作為日常管理和更新器材的專項經費。四是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體市民文明素質。通過宣傳手冊、新聞媒體、各類報刊等形式,廣泛宣傳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和愛護全民健身設施的重要意義,在引導廣大市民群眾文明健身、科學健身的同時,抵制不文明健身行為,自覺愛護全民健身設施,自覺監督他人損害全民健身設施的行為,有效降低全民健身設施器材的損害率,積極主動地支持做好全民健身設施器材的管理和維護。

    南通市通州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018年6月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