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提出者: | 張強 | 建議/提案號: | 038 | |
標題: | 關于加強項目農業后續管理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基礎性地位不能動搖。近年來,我區項目農業發展迅猛,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水平持續提高,農民收入逐年增加,成為我區農業經濟的中流砥柱。但筆者在“富民強企走幫服”活動中,收集到老百姓反映的情況,并結合村干部腐敗案例,項目農業落地后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土地租金延遲兌現。農民沒能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拿到土地租金。部分確實是因為承包方沒有及時向村(居)交付租金,部分是因為租金被村(居)集體挪用甚至被經手人挪用獲利。 二是土地轉包現象時有發生。部分承包方在承包期內出于經營困難或賺取利潤考慮,未經發包方同意,擅自將土地轉包給第三方,影響農民收益的穩定性。 三是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部分承包方為減少成本支出,雇用的從業人員往往是附近的農民,年齡普遍較大,并且缺乏必要的防高溫、防農藥傷害等方面的措施;盡管這些農民具有豐富的田間勞作經驗,但仍然缺乏大棚勞作的經驗,也沒有經過專門安全培訓。 四是造成對周邊環境污染。項目農業實施后產生的農藥瓶等垃圾較多,不少承包方未經無害化處理,直接露天堆放或拋棄在附近河邊,給周邊群眾生產生活造成一定安全隱患。 五是土地污染嚴重,肥力下降,影響農業持續增產和農作物品質。不少承包方一味追求農產品產量,加大化肥、農藥等的使用量,過度使用土地造成地力減退。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兩聚一高”新實踐,建設“強富美高”新通州,離不開我區農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項目農業的持續高效推進。我們應當正視存在的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為此建議: 一、繼續深入推進我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樹立“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理念,農業政策實現從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的轉變,更加注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進一步提升法治意識。建議組織法律界、農業界等專門人士研究制訂推薦性合同版本,將重要條款列入其中,以期實現承包老板和老百姓利益的雙贏。同時加強對合同訂立、履行情況的監管,督促合同各方切實認真全面正確履行合同。 三、加快完善土地肥力、農藥殘留、環境污染等檢測制度,落實補償措施。 四、開展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選擇有條件的村(組)田塊先進行試驗,再適時推廣。 五、保持反腐倡廉高壓態勢,持續開展“拍蠅”行動。特別是村(居)干部貪污、挪用土地租金的違法行為,杜絕侵害農民利益事件發生。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農委 | 協辦: | 農工辦 |
答復日期: | 2018-04-12 | |||
答復內容: | 張強委員: 現對您提出的《關于加強項目農業后續管理的建議》答復如下: 一、加強土地流轉管理。一是在區產權交易中心基礎上,著重完善鎮土地流轉交易市場和村級土地流轉服務組織的建設,依法確權并加強流轉合同監督管理。二是建立土地流轉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對退出的流轉土地,建立再流轉機制,保障所退出的土地及時有效地實現再流轉。三是建立村、鎮、區土地糾紛調處網絡,及時化解土地流轉過程中的糾紛和矛盾。 今年我區將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依法規范、有序地引導農戶開展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完善土地流轉合同,規范土地流轉行為,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使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與城鎮化進程、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農業科技進步速度、生產手段改進程度、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提高速度相適應,讓農民成為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積極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 二、組織實施化肥使用減量工程和農藥使用零增長行動。全區測土配方技術推廣應用面積146萬畝次,占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的80%以上,化肥總用量有所下降,養分結構更趨合理。以土壤有機質提升工程、耕地質量提升綜合示范區建設為抓手,大力推廣應用秸稈機械化還田、增施有機肥等地力培肥綜合配套技術,穩步提高有機質含量,確保到2020年化肥施用量(折純)量比2015年降低5個百分點。堅持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大力推廣綠色植保技術,重點在“控、替、精、統”四個字下功夫。預防控制病蟲發生,努力提高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農藥利用率達,從而達到控減化學農藥的目的。 三、圍繞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組織實施土壤污染檢測工作。一是組織開展農田開展重金屬污染普查工作;二是積極配合環保部門牽頭的土壤詳查工作;三是依托“三品”(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組織開展耕地和大氣環境質量檢測工作。同時,根據環保等部門提供的耕地污染情況,組織開展耕地的修復。 四、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2018年度區財政資金重點扶持符合通州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符合生態農業發展以及農業科技含量高的各類項目,重點給予優質高檔項目予以補助。包括智能溫室項目、連棟大棚項目、無土栽培、組培育苗中心、植物工廠設施等項目,水產品精養基地、集中連片養殖池標準化改造工程、新建的工廠化養殖溫室、規模漁業項目以及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市場流通項目。 南通市通州區農業委員會 2018年6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