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提出者: | 顧霞 | 建議/提案號: | 59 | |
標題: | 關于解決中小學校幼兒園學生就近入學問題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以及通州主城區商品房開發步伐的加快,再加之現實的教育資源存在著巨大的差別,擇校愈演愈烈,為了讓孩子上一所好學校,現代版“孟母三遷”的故事時常上演。隨著流動人口不斷增加,通州主城區的中小學及幼兒園已經滿足不了現在家長的需求,如何解決這一矛盾,現提出如下建議: 一、在主城區新建中小學和幼兒園 近年我區已新建了南山湖小學、高新區小學、虹西幼兒園、金橋幼兒園,金郊初中、育才初中、金沙小學等進行了異地搬遷,滿足了當時家長需求,而現在碧桂園東區的開發,已形成了很大的片區,依本人看,在那兒必須建一所幼兒園,滿足碧桂園小區的幼兒家長需求。將來通州東南片區、西南片區及世紀大道西片區的開發,將會有很多的家庭入住這些新片區,勢必給教育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帶來新的挑戰,所以主城區再新建幾所初中、小學和幼兒園,是形勢所迫,家長所盼。 二、加強先期評估和招生宣傳 現在主城區每所中小學、幼兒園周邊都新建了很多的樓盤,如育才中學、金郊初中、高新區小學等,隨著入住率的提高,給學生就近入學帶來了一定的問題。教育部門在每年秋季招生前,要深入周邊小區進行調查摸底,充分了解每所學校的新學期學生入學規模,做到心底有數,做好招生宣傳工作,避免給家長帶來誤區。根據調查掌握的情況,及時調整學校班級學生規模,充實師資力量,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就近入學的困難,使得每年秋季開學招生做到不慌不亂,提高政府的威信。 三、義務教育及學前教育需均衡發展 目前大多數鄉鎮的學生家長都在金沙買房,主要目的就是解決小孩上學的問題,因為通過鄉鎮合并后,鄉鎮的初中、小學、幼兒園日趨減少,好的老師都雙選到主城區,資源也流向主城區,而教育的財政投入大多也集中在主城區,對鄉鎮的教育投入少之又少,形成了教育的惡性循環。結果農村娃都變成了城市娃,享受著優等教育,所以區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中小學、幼兒園的發展,加大財政投入,選派優秀老師去基層鍛煉,讓基層更多的貧困學生享受著同等的教育,避免鄉鎮資源的浪費,做到教育均衡發展。同時解決主城區學校大班額的問題,也更好的促進教育公平。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南通市通州區教育體育局 | 協辦: | |
答復日期: | 2019-07-01 | |||
答復內容: | 顧霞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解決中小學校幼兒園學生就近入學問題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區大力推進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主城區陸續有3所小學、 2所中學、 10所幼兒園建成并投入使用。 義務教育階段按施教區劃片招生,基本能滿足家長就近入學的需求。近年來,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了高新區小學、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南山湖校區、金沙小學銀河校區,極大的緩解了城區學校招生壓力。目前城區規劃建設中的金東新城初中、金東新城小學、碧華小學(暫定名)正在有序推進,以上學校建成后將進一步緩解主城區的招生壓力,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學前教育階段一是及時調整學前教育規劃編制,十三五規劃中,至2020年,全區共規劃幼兒園數89所。目前,正在根據省、市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每1萬左右常住人口設置1個幼兒園”要求對全區幼兒園布局規劃進行調整,調整后全區規劃幼兒園數將達到114所。二是大力推進公民辦幼兒園新建、改擴建、遷建工程,近幾年城區范圍內的金泰、育才、城東、虹西、金橋、東大、南山湖、京師、啟迪等幼兒園陸續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目前,實驗幼兒園遷建工程、洞庭湖幼兒園、杏園路幼兒園、金東新城幼兒園、金沙幼兒園、尚德路幼兒園、碧桂園幼兒園、院士庭幼兒園的新建工程正按計劃有序進行。這些幼兒園建成后基本能滿足城區老百姓就近入園的需求。 每年我區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招生辦法區教體局均在前期充分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形成征求意見稿提前公布在網上廣泛征求意見,在此基礎上形成正式文件公布。 近年來為了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在不斷加大投入的同時,我們也在管理上下功夫,初中、小學各成立了6個教育集團,實行集團化管理,在教師培訓、教科研、教學管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發展,促進均衡,緩解“擇校熱”。 專此答復,如有不妥,敬請批評指正! 南通市通州區教育體育局 2019年7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