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gic4o"></kbd><ul id="gic4o"></ul>
    <strike id="gic4o"><s id="gic4o"></s></strike>
    <ul id="gic4o"></ul><strike id="gic4o"></strike>
  • <samp id="gic4o"><tbody id="gic4o"></tbody></samp>
    建議/提案提出者: 尹金岳 建議/提案號: 222
    標題: 關于加強我區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隨著農業社會化服務供給主體的多元化發展,我區農業正經歷著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對于提升農業生產效益、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建議通過進一步關注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推動我區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的健康、可持續、高效發展。
      一、培強服務主體,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品牌化。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核心在于服務主體,服務主體的專業性和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到服務的實際效果。為了提升服務主體整體水平,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等不同形式的服務主體,加強培訓和學習,提高其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時,可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的發展和提升,以推動其品牌建設。
      二、整合資源領域,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全程化。農業社會化服務應該實現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程化覆蓋,形成完整的服務鏈條。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應加強不同服務主體之間的協同合作,鼓勵建立聯盟機制,通過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實現全程托管和多環節托管服務。政府可提供相關的政策支持,鼓勵服務主體之間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全面拓展。
      三、構建數字農業和綜合服務平臺,打造服務手段數字化。數字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發展趨勢。政府加大對數字農業和綜合服務平臺的支持力度,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建設數字化平臺,整合信息技術,實現服務手段的數字化和智能化。這不僅可以提高服務的科技含量,還能夠提升服務的效率和精準度,更好地滿足農民的需求。
      四、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加強服務行業規范化。為了確保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合法性、規范性和可持續性,政府應加強對服務行業的監管,推動建立相應的行業規范和標準。同時,鼓勵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在服務過程中遵循相關規定,強化服務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政府可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定期對農業社會化服務進行評估和監督,確保服務的質量和安全。
      五、突出試點創新示范,引領農業社會化服務現代化。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區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試點項目,可以有效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創新和現代化發展。政府在這些試點項目中加大財政支持,提供政策傾斜,為服務主體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通過試點項目的成功經驗,可以為全國范圍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引領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現代化方向。

    承辦單位: 主辦: 農業農村局 協辦:
    答復日期: 2024-06-18
    答復內容:

    尹金岳委員:

    您好!首先感謝您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關注與關心。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區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建議》提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強化數字賦能,推進智慧農業發展

    一是夯實農業生產數字化基礎。通過培訓宣傳、政策扶持、資金獎補等一系列舉措鼓勵農業經營主體積極、主動加強農業物聯網建設,立足實際針對小型物聯網應用基地和智能化程度較高的農業物聯網創新應用基地分別制定了獎補細則與標準,重點針對既有老舊農業物聯網進行更新迭代,2023年新增農業物聯網建設項目15個,增加49個農業物聯網傳感器節點,有力促進了農業生產物聯網技術裝備應用水平在量與質兩個維度的提升與發展;二是加強數字農業農村基地示范引領。投資1600萬元,占地約12500平方米的十總鎮二爻居植物工廠二期項目建成投產,同時組織運營主體積極申報省級數字農業農村基地,并入選南通市省級數字農業農村基地推薦認定名單;三是持續做優特色應用場景打造。總投資300萬元,高點謀劃建設通州區智慧農業大數據云平臺,督促承建方高質量推進平臺建設,專門召開項目鑒審會,邀請省互聯網農業發展中心、市局相關領導蒞臨指導,在現有平臺運行好、使用好、維護好的基礎上,不斷做細做實做優各類具體農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實踐,從業務層面推進平臺建設向縱深發展,以實際舉措創新性推動數字農業穩步發展,為農業數字化水平全面提升夯實基礎、構建好四梁八柱。

    二、加強政策集聚,推進農機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強化政策引領。出臺《關于建設省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區的實施意見》突出前瞻布局,明確現代農業細化發展目標,并著重提出2024年前打造一批高水平糧食生產“無人化農場”、特色農業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和“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推廣一批智能高效和綠色低碳的農機裝備與技術應用。二是加強扶持力度。繼續扶持農機大戶、家庭農場、農機合作社、新型合作農場建設農機基礎設施,促進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康發展。扶持劉橋鎮徐園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石港鎮優源家庭農場、厚余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十總鎮戲渡家庭農場建成市級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扶持金沙街道城東村經濟合作社建設市級特色農機服務組織;建成村集體糧食烘干中心3個、農機庫4個,推進烘干機清潔熱源改造253臺。

    三、突出技能培育,推動農業人才專業化

    分層分類開展技能培訓,2023年建成市級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和實訓基地2家,共培育高素質農民2974人、農業科技示范主體400戶。加大鄉村振興“頭雁”人才培育力度,遴選13名高素質農民參加“頭雁”人才培訓。成立畜禽、果蔬、稻麥、農機、企業、水產等6個新農人聯盟,重點培訓其農業科技知識、職業技能水平、經營管理能力等,切實提高“新農人”培育的針對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四、加大扶持力度,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一是大力扶持家庭農場。組織開展示范家庭農場申報,認定2023年度省級示范家庭農場4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8家、區級示范家庭農場4家,至目前為止,全區累計培育各級示范家庭農場299家、新型合作農場41家、省級以上示范合作社25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5家。同時,強化家庭農場經營管理,積極推廣家庭農場“隨手記”APP,鼓勵家庭農場開展生產資料和營收情況建檔管理,提升家庭農場生產經營、管理水平。二是著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組織2023年度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申報復核,認定1家,復核6家。通州區農產品加工集中區通過2023年度省級監測。三是提優為農服務效能。深入開展“同是三農人共走振興路”結對服務農業經營主體活動、“戶戶走、村村到,爭當一懂兩愛三農干部”主題活動,深入結對村戶,察民情、解民憂,2023年共計線上服務2081次、上門服務775次、解決問題198個,幫助農業經營主體提高生產、經營等水平,為村集體發展謀實思路舉措、解決實際問題。

    雖然近年我們在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取得一定成績,但對照上級要求和群眾期盼,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項。下一步,我們將根據您的寶貴建議,重點在以下幾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推進農技推廣服務創新。加強農技推廣機構能力建設。針對實際需求,結合區域農業生產生態條件、產業發展特點等,聚焦公益性服務主責,進一步加強農技推廣機構建設,優化農技推廣機構布局,保障必需的試驗示范條件和技術服務設備設施。提升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服務水平。鼓勵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為小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全程化、精準化和個性化科技服務。加強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創新農技推廣機構管理機制。全面推行農業技術推廣責任制度,完善以服務對象滿意度為主要指標的考評體系,建立與考評結果掛鉤的經費支持機制,進一步加強對農技推廣機構履職情況和服務質量效果的考評。

    二是高質量推進數字農業發展。實施農業數字化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一是推進數字農業農村基地建設;二是不斷創新優化智慧農業應用場景;三是進一步強化農業數字化建設管理的組織保障。

    三是在信息技術應用上多做文章。推進“大數據+農業”深度融合,以萬頃良田數字化“無人農場”建設為抓手,探索農機智能化綠色化技術嵌入糧食種植、設施蔬菜、水產養殖等多個領域,逐步構建起智能綠色裝備與高效環保技術相互貫通的協同創新產業體系。

    四是在農機社會化服務上有新創舉。認真貫徹落實部、省糧油作物機收減損、農機防災救災減災等工作的有關要求,強化標準宣貫、技術指導,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確保糧食生產安全。指導培育特色農業機械化服務組織,優選金沙城東村、十總二爻居兩個基礎配套好、種植品種豐富的村集體作為扶持主體,優化機具選型配備,開展實地試驗示范,提供社會化服務。

    五是加強農業科技服務政策保障和組織實施。提高科技創新供給能力。有效整合現有科技資源,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推動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支持各類科技服務主體開展農業重大技術集成熟化和示范推廣。加大多元化資金支持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作用,統籌用好現有資金渠道支持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六是提升農業科技服務綜合集成能力。加強科技服務縣域統籌。把縣域作為統籌農業科技服務的基本單元,創新農業科技服務資源配置機制,引導科技、人才、信息、資金、管理等創新要素在縣域集散。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突出為民目標、科技屬性、特派特色,建立健全符合農業科技服務需求和特點的科技特派員服務體系,將科技特派員隊伍打造成為黨的“三農”政策宣傳隊、農業科技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帶頭人。加強科技服務載體和平臺建設。提升農業科技服務信息化水平。

    感謝您對我區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繼續關注和支持我區農業農村發展。

    南通市通州區農業農村局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