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提出者: | 吳衛兵 | 建議/提案號: | 207 | |
標題: | 關于推進我區地攤經濟發展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地攤經濟是指在城市的公共空間甚至街道上,以小商小販的形式進行經營的商業模式。因其靈活、便捷、門檻低等特點,迅速在社會上嶄露頭角。截至目前,全國地攤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這一數據表明,地攤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當前我區整個實體經濟增長乏力,推進地攤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無疑對整個經濟的發展有良好的助推作用。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強化政策支持。有關部門應出臺相關政策,為地攤經濟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包括減免稅費、簡化審批程序等,降低地攤經營成本和門檻。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避免忽冷忽熱,切忌朝令夕改。 二、合理謀劃布局。在通州城區的指定位置,開放經營各種質優價廉且具有特色的商品和服務,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同時也拉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地攤經濟的發展不可避免對于城市的交通衛生市容市政等等諸多方面帶來巨大壓力,只有通過政府各部門合理布局,通力協作,加強管理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負面影響。 三、加強市場監管。引導從業者樹立誠信理念,依法合規經營,打擊售賣假冒偽劣商品,欺詐消費者等等各種違法行為。由于地攤經濟的從業門檻較低,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有關部門一方面要對其經營行為加強監督管理,另一方面又要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其法律法規水平。 四、鼓勵創新發展。地攤經濟可以在城市中注入活力和特色,豐富城市的文化氛圍,增加城市的色彩,彰顯各個企業的文化特質。政府可以加大對地攤經濟的宣傳推廣力度,通過新聞媒體、社交媒體等渠道,提高地攤經濟的知名度和形象。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商務局 | 協辦: | 城管局、市監局 |
答復日期: | 2024-06-26 | |||
答復內容: | 吳衛兵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我區地攤經濟發展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強化政策支持 2024年,為進一步加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提高城市公共服務能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促進城市經濟繁榮,不斷推進我區流動經營活動更加規范有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區實際,我區制定了《通州區便民服務疏導區(點)設置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按照“政府主導、屬地負責、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總體思路,以“便民、利市、有序”為切入點,不斷加強流動經營監管,新建一批和規范現有的便民服務疏導區(點),做好流動攤販的進場入市,推動實現定點經營和規范管理,形成開放包容、繁榮活躍、便民利民、經營有序的地攤經濟新格局。 二、合理謀劃布局 為扎實做好地攤經濟發展工作,2023年,試點在金新街道西湖東路設置便民服務臨時疏導區,引導游離于水街、萬達廣場、新世紀大道“貓空”北側等區域和點位的流動攤販進場入市進行經營活動并開展規范管理,取得階段性成效。通過實踐,也積累了設置和規范便民服務疏導區的經驗。2024年4月初,區城管局召集金沙、金新街道分管領導,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人,兩中隊分隊長以上干部以及局環衛科、執法大隊、環衛處等有關負責人開會,對便民服務疏導區(點)選址等問題進行交流。下階段金沙、金新兩街道將迅速開展摸排梳理,盡快上報推薦合理路段點位,以盡早組織區相關職能部門共同會商、研討、論證和確認并報區政府,爭取早實施、早見效,助力區域地攤經濟發展。 三、加強市場監管 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地攤經濟市場監管工作,區市監局、城管等有關部門及街道多次聯合開展專項整治,共同推進小攤販經營區域劃定、備案工作。為進一步維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護航地攤經濟健康發展,我區擬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強化日常監管。加強食品安全及質量監管,強化攤販日常監督檢查,明確禁止經營、銷售有毒有害、假冒偽劣等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商品。另外,根據季節特點、行業特色等因素,對夏季夜市、啤酒美食節等食品攤販活動進行保障。二是開展政策宣貫。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江蘇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宣貫,進一步提高從業人員依法經營意識。三是加大查處力度。對不按照規定進行進貨查驗以及制售假冒劣質商品等違法行為及時查處。同時,健全投訴舉報相關工作制度,暢通群眾監督舉報渠道,共同推動社會共治。 感謝您對商務工作的關心,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 南通市通州區商務局 2024年6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