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gic4o"></kbd><ul id="gic4o"></ul>
    <strike id="gic4o"><s id="gic4o"></s></strike>
    <ul id="gic4o"></ul><strike id="gic4o"></strike>
  • <samp id="gic4o"><tbody id="gic4o"></tbody></samp>
    建議/提案提出者: 邱訓忠 建議/提案號: 18
    標題: 關于引導我區文化消費,發展文化產業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要求擴大有效供給,引導文化消費,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作出貢獻。實施促進文化消費計劃被列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6年工作要點和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與發展領導小組2016年文化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中。
      我區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富的創意智力資源、良好的文化基礎設施、便捷立體化的交通網絡等,已經具備了發展文化產業的硬件基礎。發展文化消費,是激活城市文化活力的催化劑,是增強城市軟實力的內生動力。
      經初步調研,現提出關于引導我區文化消費,發展文化產業的建議:
      一是培育居民文化娛樂消費習慣,提升人均消費水平。
      二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價體系,推動文化事業體制改革。
      三是探索文化產品的供給側改革路徑,豐富、活躍文化市場。
      具體做法:
      一是構建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工作運行體系。構建市、區兩級文化消費互動機制,研究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成立全區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文化消費資金管理辦法;制定文化消費機構管理辦法等。
      二是組織開展具有通州特色的主題消費季活動,擴大影響力。一方面通過消費季、節慶活動的形式吸引大眾注意力,挖掘潛在受眾群體;另一方面以實際效果吸引文化企業參與。有關單位要密切配合,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確保消費季活動順利舉行。
      三是搭建文化消費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構建公共文化評價系統、文化消費支付系統以及政府考核評估系統等三大系統功能板塊,建設系統的文化消費技術支撐平臺。同時,逐步與“智慧通州”對接,推進文化行業信息數字化,實現文化數據的自動、智能采集,解決文化行業多年來數據采集困難、微觀信息不全等問題,形成通州區文化大數據庫。
      幾點措施:
      一是進一步從消費內涵、消費方式、消費渠道等方面,拓展文化消費活動邊界。通過“文化+”的方式,將文化消費與旅游消費、創意設計、數字創意等相結合,豐富文化消費的內涵,擴大文化消費領域,拉動文化消費增長。另一方面,豐富文化消費業態,不斷拓展文化消費的新業態。
      二是進一步挖掘文化消費的刺激及帶動力量。以文化消費為引爆點,革新文化市場面貌,擴大文化產品有效供給,提升文化服務品質。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社會參與、文化惠民”的原則,進一步發揮市場的主體作用,引導市場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產品,重點加大公共文化服務與文化消費的有機結合,并增加高層次數字文化產品的供給。
      三是深入推進文化消費和旅游消費的融合發展。把文化消費季與旅游消費緊密結合起來,以文化園區和旅游景區為載體,制訂文化園區旅游專項市場推廣營銷計劃,以網絡和新媒體為主要渠道,通過發布活動菜單、“定向地區微信朋友圈廣告”、“定向微博大號推廣”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營銷。

    承辦單位: 主辦: 文廣旅局 協辦:
    答復日期: 2020-06-23
    答復內容:

    邱訓忠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引導我區文化消費,發展文化產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您對我區文化產業工作的關心和關注,為我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和對精神世界的不斷重視,文化消費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改善自身生活品質的同時,也在源源不斷地創造著巨大的產值。為促進文化消費、推動文化消費轉型升級,我區在資金保障、政府統籌、企業扶持等方面做了多方努力與協調,加速釋放居民文化消費需求,擴大文化消費規模。

    在鼓勵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方面:重點扶持有較強實力、競爭力、影響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文化產業項目。近五年來,通州區政府已經連續對66家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影響力大的文化產業項目進行專項扶持,累計扶持金額共計1500多萬元,內容涵蓋原創動漫、影視制作、工藝美術、出版發行、文化裝備生產、觀光旅游等產業,提振了企業信心,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了一批優勢文化企業拓展市場,加速了一批特色產業項目建設。

    在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方面:一是充分發揮現有公共文化陣地的作用,圖書館、文化館、忠孝博物館、基層文化服務站等場所免費開放;二是鼓勵文藝作品創作,動漫《少年張謇》《熊仔》系列、小品《審舅舅》《二嫂爭媳》、通劇《瓦匠女人》等文藝作品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三是積極推介地方特產,在2019年江海文化旅游推介通州專場活動中,我們給現場觀眾帶去了石港乳腐、窨糕、西亭脆餅等鄉村美食小吃,紅木雕刻、剪紙藝術、藍印花布等通州非遺產品亮相現場。

    在依托特色文化活動方面:傳統節日、民俗風情、展會、體育賽事等文化節慶活動也是促進文化消費的重要載體,發展節慶文化消費,對于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拓展消費空間具有積極意義。為進一步拓展與長三角地區的文旅協作,我們成功舉辦了2019通州區“文旅融合”發展(蘇州)投資推介會,為今后推動蘇通兩地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場互動、游客互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已經連續舉辦三屆的開沙島跨江半程馬拉松,能吸引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5000多名路跑愛好者齊聚開沙島,盡情體驗運動的快樂,領略島上自然別致的濕地風情和體育旅游小鎮的獨特魅力。

    接下來,我們將深挖產品的文化內涵,加大對文創企業的扶持力度,積極搭建平臺,通過各級宣傳媒體開展富有魅力的文旅宣傳。一是提升文化消費品質。依托具有本地特色的家紡產業、紅木雕刻產業、原生態古鎮、地方戲劇以及地緣優勢等,大力發展工業旅游、鄉村旅游、康養旅游、自駕房車游、演藝文化等文化旅游產業,形成以旅游為核心驅動和旅游相關產業發展的完整產業鏈,推動文化消費提檔升級,最終實現市場化、品牌化,以此推動我區文化產業向更高質量發展。二是拓寬文旅資源傳播媒介。隨著短視頻平臺和網絡直播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主要渠道,文旅業界要借力新技術東風,將藏在深閨的各類文旅資源靈活多樣地呈現出來。一方面,就晦澀難懂的地方曲藝,如僮子戲、通劇等,要以提煉表現形式的方式進行跨界融合,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弘揚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就地方文旅資源的宣傳,宜重視移動互聯網的傳播效應、話題性和娛樂性,在輕快的氛圍中填補人們的碎片化時間,擴大城市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三是打造夜間文旅經濟。夜游經濟是一種創新的文旅業態,在延長游客駐留時間、提高過夜率及拉升消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鮮花小鎮舉辦的“特色夜光秀”和洲際綠博園舉辦的“草坪音樂節”都是對夜經濟的成功探索。我們將積極挖掘特色文化,打造符合城市定位和氣質的夜間旅游產品,讓居民、游客有機會全面感知和體驗本地的文化與生活方式,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資源配置從空間拓展轉向時間延展。四是施行文化消費惠民政策。今年以來,為緩解疫情帶來的影響,全區發放了住宿餐飲、超市專用、百貨商場、家電產品、汽車等五大類消費券,總額度1000萬元。接下來,通州區將全面啟動文化消費惠民補貼政策,區政府將與電影院、劇場、KTV、書店、文創商店等實體店或電商平臺合作,通過發放電子優惠券的形式給予消費優惠補助,消費者持券在簽約商戶按消費總額的一定比例消費抵用,可以拉動居民文化消費規模整體增長,使文化消費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再次感謝您對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希望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