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提出者: | 韓小國 | 建議/提案號: | 25 | |
標題: | 關于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為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高質量發展和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根據《國務院關于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意見》(國發〔2017〕54號)、《省政府關于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8〕138號),積極開展我區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建立長效機制,集中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的先進典型,支持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迫在眉睫。為此建議如下: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農業農村局 | 協辦: | 財政局 |
答復日期: | 2021-07-08 | |||
答復內容: | 韓小國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提案已收悉,感謝您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與支持,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根據《省政府關于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8〕138號)的文件精神,2021年初,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局及相關涉農部門結合我區實際,對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形成初步意向,后著手編制《通州區加快推進涉農資金整合,聚力推動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該方案前期已征求發改、國土、住建、水利、交通、財政、農業農村、生態環境、審計等部門的意見,目前已通過政府常務會同意,近期將正式發文。提案中相關建議已采納,主要內容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構建聯動工作機制 為切實解決涉農資金“各自為政、條塊分割,多頭申報、重復建設”等問題,集中財力補短板、強弱項、做亮點,形成以點帶面效應。由區委辦(或區政府辦)牽頭,區委農辦具體負責,圍繞涉農產業發展規劃,聯合相關部門對涉農項目進行梳理并提出統籌整合意見報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批準。 成立產業發展規劃、涉農項目梳理、涉農資金統籌3個專門工作小組,分別由區發改委、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3個部門牽頭負責,由區政府辦分管副主任任工作組組長。 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落實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決策部署,各專門工作小組制定涉農資金整合具體實施方案,對各實施部門重點任務推進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涉農項目開展定期評估,建立項目進出調整機制。 二、堅持規劃先行,做優做實項目庫 以全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指引,圍繞《南通市通州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2018-2022年)》,突出鄉村振興重點領域、重大工程、主導產業,發揮規劃的引領和約束作用。通過統籌整合各類涉農發展規劃,帶動各類涉農項目統籌整合,進而帶動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實現“規劃一片、建設一片、建成一片”的目標。 組織編制好政府投資涉農項目三年滾動計劃,做優做實做細涉農項目庫。提前一年儲備具備實施條件的項目,對項目庫內的項目實施動態管理。加強不同部門、不同年度間項目庫的銜接,歸并重復設置的涉農項目。 三、統籌設立大專項,明確任務清單 在圍繞發展規劃、清理整合涉農項目的基礎上,建立“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即:所有的涉農資金在按各歸口部門編制年度預算的基礎上,形成全區“鄉村振興大專項”,各牽頭實施部門對照各專項資金任務清單,分條塊縱向推進。也就是實行“大專項下的按任務清單分部門實施”模式。 一是歸并涉農資金項目。將政策目標、投入方向、扶持環節、管理方式等相近的資金進行歸類合并,主要包括農業、水利、農路、城鄉建設、生態環保、城市維護建設、衛生健康、社會保障、民政救助等涉農專項資金,統籌設立“鄉村振興大專項”。 二是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對各涉農專項資金各確定一個牽頭部門,同步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分工,實行同一涉農事項由一個行業部門統籌負責、整體實施的方式。 四、優化預算安排,強化績效評價 加強對上級資金、本級資金以及歷年結余結轉資金的管理,除上級有明確要求的約束性資金外,其余資金加大預算統籌力度,以更好發揮財政資金集聚作用。 全面推行預算績效管理,建立健全預算有績效目標、執行有績效跟蹤、完成有績效評價、評價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機制。要按照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績效評價辦法,將政策目標實現情況、任務清單完成情況、資金使用管理情況等納入考核評價范圍。涉農資金統籌小組開展鄉村振興大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項目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具體實施鄉村振興大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如您提案所說,開展我區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建立長效機制,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迫在眉睫。而涉農資金整合涉及部門多,工作任務重,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引領。因此,從源頭上做好對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的研究制定,明確發展定位和項目布局,明確主攻方向和重點領域顯得尤為重要。資金整合依據三個步驟:規劃引領→項目整合→資金整合,這三個步驟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們將在理清各涉農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職責職能的基礎上,建立同一資金池,打捆使用,形成政策合力,將方向相同、扶持領域相似的項目,進行歸并整合。 再次對您提的寶貴意見表示感謝,并請您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農業農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