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gic4o"></kbd><ul id="gic4o"></ul>
    <strike id="gic4o"><s id="gic4o"></s></strike>
    <ul id="gic4o"></ul><strike id="gic4o"></strike>
  • <samp id="gic4o"><tbody id="gic4o"></tbody></samp>
    建議/提案提出者: 妙果 建議/提案號: 17
    標題: 關于解決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日產垃圾數量持續遞增,農村缺乏專業的垃圾處理設施和隊伍,垃圾處理工作卻比較滯后,臟亂差的現象仍時有可見。下面以東社鎮為例:
      一、主要存在的問題
      1、垃圾處理設施不足。我鎮共有21個行政村,總人口87442人,現有保潔員145人,平均年齡65歲,垃圾中轉站1個、垃圾池(箱)1250個,專門垃圾清運車39輛,用于清運垃圾的電動三輪車116輛,垃圾處理設施偏少,遠遠不能滿足現有垃圾的處理。
      2、垃圾處理方式簡單。垃圾處理基本采取集中收集,外運至如東發電廠焚燒。日常生活垃圾中秸稈雜草等摻雜物較多,電廠對入廠垃圾要求高,造成部分垃圾無法外運,只能采用簡單露天堆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垃圾的去向問題,垃圾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導致分散的垃圾污染變成集中污染或二次污染。
      3、隊伍力量不足。全鎮現配備村級保潔員僅140余人,且年齡偏大。集鎮人口多,也存在保潔力量弱、資金保障能力差。
      二、農村垃圾處理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造成農村垃圾處理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環衛意識不強。部分農民環保意識不強,村民往往按照就近處理原則,將垃圾隨意倒在河邊、溝邊、路邊,致使垃圾成堆,農村“臟、亂、差”現象依然存在。部分群眾認為,環境衛生就應該由村里負責、保潔員負責,現在仍然存在“干部干,群眾看”現象。
      2、經費保障不足。政府是推行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的實施主體和責任主體承擔垃圾填埋基礎設施建設的配套投入,而且還要承擔垃圾中轉站的運行、維護和人員工資以及村保潔員的費用補貼。由于沒有建立垃圾處理資金保障機制,保潔費用收取難、收取資金少,僅夠維持少量人員經費。一些鎮財力有限、村集體經濟薄弱,,對垃圾處理設施維護資金投入不多。
      三、解決垃圾處理問題的對策措施
      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凸顯了加強農村垃圾處理的必然性、緊迫性和重要性。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解決科學處理農村垃圾問題。
      1、加強宣教,從源頭上減少垃圾污染。充分利用村村通廣播、宣傳欄等開展多種形式宣傳教育活動,中小學校開設環衛常識課,大力宣傳科學、衛生、環保方面的知識,積極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宣傳環境保護的現實意義,宣傳垃圾污染的危害性,倡導移風易俗,引導、促進廣大農村居民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從而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污染。
      2、分類減量,實現垃圾減量化的目標。按照垃圾處理“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要求,建立“自覺分類會聚,區域壓縮運輸,分區無害處理”的垃圾收運模式。通過宣傳讓農戶將本戶日產生活垃圾按照低污染可降解垃圾和高污染不可降解垃圾進行初步分類收集。
      3、解決好“管”的問題——著眼長效,完善垃圾處理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農村垃圾處理日常保潔、清運和管理等制度。制定垃圾處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扶持政策和工程驗收標準。加強資金管理和監督,嚴格考核驗收。將垃圾處理引入市場機制,對垃圾清運、衛生保潔等實行承包管理,鼓勵各類公司參與垃圾治理,形成市場競爭機制。
      4、解決好“錢”的問題——拓寬渠道,多方籌措垃圾處理經費。一是爭取上級支持。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更多資金補助。二是實行財政以獎代補。財政每年安排一定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形式,對村保潔員報酬給予一定補助。三是提倡有償保潔。按“一事一議”原則,采取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表決辦法,建立村莊環境衛生有償保潔制度,向轄區內的商店、企業收取一定保潔費。
      5、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政府明確“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充分發揮保潔公司作用,落實保潔公司的主體責任;另一方面,也要體現“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出臺相關政策,逐步實行生活,生產垃圾收費制度,明確垃圾收費相關事宜,在使垃圾得到有效的減量的同時,彌補財政投入的不足。
      6、完善立法。處理農村垃圾,解決農村垃圾污染問題,可以采用很多種手段,但總的來說,立法途徑是高效處理農村垃圾的關鍵,是利用各種手段的前提。農村垃圾的處理受地域的限制較大,但地方性農村垃圾處理法規很少,沒有強制性回收制度,對農村垃圾回收管理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對垃圾處理缺乏指導。針對農村垃圾處理的出臺相關法律法規,重視農村垃圾處理的專門性立法,促進農村垃圾問題的早日解決。

    承辦單位: 主辦: 城管局 協辦:
    答復日期: 2021-07-12
    答復內容:

    妙果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解決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我局作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職能部門,負責指導、檢查、考核全區各鎮(街道)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的開展。

    一、協調生活垃圾清運、處置。目前,我區轄區內無生活垃圾處置終端設施,生活垃圾運往如東、如皋焚燒發電廠進行處置。在今年年初,我局與市環衛處、焚燒發電廠進行了溝通,焚燒發電廠不再限制我區的生活垃圾處置量,加之我區占有一定股份的通州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已建設完工并投入使用,我區生活垃圾終端處置受制的問題將有望徹底解決。我局也將加大對各鎮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督查、指導力度,每周通報各鎮村垃圾清運至各轉運站的情況,通過各項舉措督促鎮村做到農村生活垃圾應收盡收。

    二、推進垃圾分類。進一步加強對全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指導,督促鎮(街道)做好生活垃圾與工業垃圾、農業廢棄物的分類工作,合理購置分類垃圾桶,逐步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四分類”,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有機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試點鎮村做到各類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同時督促鎮(街道)加強生活垃圾清運力度,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三、積極爭取資金投入。今年,區財政安排3000萬元用于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獎補,同時鼓勵各鎮(街道)加大對屬地范圍內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資金的投入,同時我們也將積極向區財政爭取加大補助金額,為全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供足夠的資金保障,逐步提高農村保潔員的工資待遇。

    四、廣泛宣傳發動。在全區范圍內建立起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引導員制度,我局將分批開展各村(居)分類引導員的專題培訓,提高分類引導員業務素質,同時要求每個村建立一個宣傳陣地,以更好地宣傳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營造良好氛圍,提高群眾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