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提出者: | 吳劍 | 建議/提案號: | 13 | |
標題: | 關于成立“時間銀行”,拓展提升居家養老服務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根據全國老齡辦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14億人,占總人口的17.3%,是世界上老齡人口規模最大的國家。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長壽時代也隨著到來,人口老齡化比例會越來越高。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民政局 | 協辦: | |
答復日期: | 2021-07-15 | |||
答復內容: | 吳劍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成立“時間銀行”,拓展提升居家養老服務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全區初步建成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托、市場為支撐、醫養相結合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努力構建服務內容全面專業、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市場運作優質高效、醫養融合良性發展、群眾普遍認可的服務格局,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需求。 一、目前居家養老工作開展情況 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33.4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0.2%(全區常住人口為110.66萬人),高于全市0.19個百分點(南通市30.01%),高于全省8.36個百分點(江蘇省21.84%),高于全國11.5個百分點(全國18.7%)。同時,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也呈逐年增長趨勢,多元化養老服務需求明顯加大。同時,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也呈逐年增長趨勢,多元化養老服務需求明顯加大。近年來,區委、區政府聚焦養老服務短板,出臺系列政策,加大財政投入,基本構建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信息服務為輔助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 (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建設情況。全區14個鎮(街道),246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實現了全覆蓋。區財政累計投入1400多萬元實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2021年運營獎補預算140萬元。目前,建成的標準化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正在推行助餐、助浴、助急和家政保潔服務,積極發揮其在養老服務中的基礎性功能。 (二) “互聯網+智慧養老”項目建設情況。“互聯網+智慧養老”項目自2019年8月運行以來,在提供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為提高我區接受上門服務的居家老人數占比,實現高質量考核爭先的需要。《“互聯網+智慧養老”項目擴面實施方案》,經區政府第66次常務會議通過。擴面后服務對象約47000人,占戶籍老年人總數約14.11%。根據《南通市市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政府購買服務補貼辦法》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確保兩年內全面接軌南通,不斷提高“互聯網+智慧養老”上門服務率和服務滿意度。 二、主要推進舉措 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全民行動工作方針,充分發揮居家養老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完善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著力解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加快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社會化、專業化發展,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區養老綜合服務能力。 一是試行“時間銀行”拓展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我們將利用剛剛退休老人“老有所為”的心理需求,針對很多老人剛剛退休,離開工作崗位后會,會需要一定的適應過渡階段,我們就邀請他們進入我們的時間銀行志愿者團隊,發揮他們立足社區的優勢,一方面發揚“奉獻、友愛、團結、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另一方面會發揮志愿者積極作用。按照時間銀行管理辦法,用志愿服務時間兌換生活剛需用品和為老服務項目。 二是出臺支持政策推進居家養老服務落實。強化政府在居家養老服務中的主導責任,履行規劃制定、政策扶持、行業監管等職責,逐步加大財政投入,鼓勵社會組織、企業等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建立起可持續的財政保障機制。我局已與財政局制定全區居家養老服務績效考核及獎補政策,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開展績效考評,對考核符合條件和達到標準的,由區財政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按鎮(街道)級10萬元、村(居)級2萬元額度給予年度運營考核獎補。做到任務目標明確,扶持措施得力,確保居家養老服務取得實際效果。 三是推進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會化運營。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居家養老服務產業。以建成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點為中心,為社區各類老年群體就近提供日間照料、康養保健、精神慰藉、集中助餐、文化娛樂、居家上門等服務,讓老年人盡可能地留在自己熟悉的社區,通過社區養老服務站提供的養老服務得到機構養老、居家養老的照護,將老年人的“生活”和“養老”融為一體。 四是調整完善“互聯網+智慧養老”部分項目服務內容。為鞏固我區居家社區養老基礎地位,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根據省市高質量考核要求,為鞏固我區居家社區養老基礎地位,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根據省市高質量考核要求,將保證老年人居家生活期間,政府購買居家上門服務平均每人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1小時,每月標準不低于30元。特困人員及低保家庭中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每月享受政府購買居家上門服務標準不低于100元。 五是進一步提高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全面推行“四位一體”鏈式養老服務模式,整合互動機構、社區、居家、醫護養老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從機構、社區到居家相銜接的一體化專業養老服務。鼓勵各類養老機構設立居家社區服務部,發揮自身人員專業、設備專業、技術專業等優勢,延伸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繼續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織醫護人員定期、不定期上門為老年人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六是進一步完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完善區、鎮、社區三級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明確基本功能配置。將經濟困難的高齡、獨居、空巢、失智、失能、失獨老人全面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加快城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點等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構建“15 分鐘”養老服務圈。全面建立關愛服務制度和獨居老人探訪制度。 七是進一步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水平。將區“互聯網+智慧養老”平臺融入南通市綜合為老服務平臺信息系統,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精準對接需求和供給,為老年人提供“點菜式”服務。全面推行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通過一鍵呼叫等遠程智能安防監控技術,實現24小時安全自動值守、健康管理、緊急救援、親情關愛等服務,提高照護服務效率,降低意外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