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提出者: | ;葛紅玲; | 建議/提案號: | 017 | |
標題: | 關于促進全民閱讀,深化通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通州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緊緊圍繞建設文化大區、文化強區目標,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2014年成功創建江蘇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但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文化不缺位”的目標相比,我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還存在標準化、均等化、社會化層級較低,公共文化產品數量和質量與老百姓多元文化需求不匹配等問題。面對通州百姓對公共文化的便利性、多樣性和高品質等方面的需求,通州的公共文化服務也到了一個需要突破瓶頸的階段。調研發現,目前通州的公共文化資源在利用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是公共文化資源利用率偏低,整合度不夠。目前,村級公共文化資源仍較為單一和低端,不同地區的文化資源分布不均衡,村與村、村與居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資源互補渠道不暢。同時,局屬單位之間,比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文化資源也未能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二是市、區級優秀文化資源下游延伸不夠。市級層面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和文藝交流及展演等難以覆蓋至全部村居,全民閱讀活動下鄉的推進力度還不夠。
三是基層公共文化場所及設施管理不夠。目前,通州大部分村居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均無專人管理,多由文教干部或者臨時工兼職管理,人員流動性大、工作隨意性強、規章制度不完善,不少村級文化活動室甚至“一關了之”,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利用率低,公共文化服務尚不到位。
因此,“十三五”期間,我區必須進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以促進全民閱讀為抓手,切實加快“書香通州”建設步伐,大力推進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增強促進全民閱讀、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書香通州”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全民閱讀,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是促進通州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因此,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的要求,繼續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和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關于進一步推動做好全民閱讀活動的通知》以及《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全民閱讀的決定》的相關要求,把加快“書香通州”建設、深入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全區各級黨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我區公共文化服務事業邁上新臺階。
二、提高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覆蓋水平。進一步統籌城區和鎮(區、園、街道)以及村(居、社區)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合理配置,切實加大跨部門、跨領域、跨系統的資源整合力度,加強基層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點建設,健全和完善區、鎮、村三級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水平。要繼續完善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加強區級圖書館的引領輻射功能,充分發揮區級圖書館的龍頭作用,實現全區各級公共圖書館“一卡通”服務。以區圖書館為中心,加大鎮(區、園、街道)圖書室和村(居、社區)農家書屋的圖書資源整合力度,實現全區所有公共圖書館(室)圖書資源的通借通還、資源共享。并把鎮(區、園、街道)圖書室和村(居、社區)農家書屋建設與農村黨員教育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相結合,采用共建共享方式,大力構建城鄉全覆蓋的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
三、提高全民閱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點的服務供給能力。一是要科學規劃各級公共圖書館的圖書收藏,優化館藏資源結構。要針對鎮(區、園、街道)圖書室和村(居、社區)農家書屋圖書結構單一、內容陳舊、流通率不高的實際,根據廣大讀者的閱讀傾向,結合通州本地實際,在圖書采購時充分考慮圖書的質量、數量和藏書結構的合理配置,既要考慮消遣型讀者的閱讀需求,又要滿足研究型讀者的研究需要,注重加大自然科學類、歷史類、經濟類、綜合類等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各類經典著作和常用工具書的配置力度,最大限度地滿足各階層、各層次讀者對圖書資料的閱讀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文獻信息收藏規劃,在文獻采購中確立精品意識、特色意識和時代意識,有系統地入藏地方文獻、參考文獻、科普文獻,有選擇地入藏青少年課外閱讀文獻,把優化館藏結構作為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目標,大力加強基礎學科和人文社會科學的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使之成為館藏文獻的重要部分,為全區各級領導機關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提供文獻資料的智力支持,大力構建館藏豐富、結構合理、種類齊全、各種載體互補共存的文獻信息資源館藏體系。二是要強化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載體數字化建設。全區各級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載體都要切實加快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借助寬帶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衛星網絡等手段,構建基于多網絡、多終端、全媒體的數字全民閱讀服務體系,充分利用網絡高效、快速、便捷的優勢,把全民閱讀的文化藝術輔導、圖書資源信息、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等融入網絡系統,加大網上圖書館、網上文化館建設力度,開通手機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同時,加強鎮(區、園、街道)圖書室和村(居、社區)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努力形成覆蓋城鄉的全民閱讀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改善公共文化服務載體的數字設施條件,擴充數字信息資源存儲、運行和管理設備,升級管理軟件,有計劃地對所有館藏圖書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并提高全民閱讀服務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穩定性,提升全民閱讀的數字化服務能力。
四、發揮公共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在推進全民閱讀過程中的引領作用。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充分發揮公共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在建設“書香通州”、推進全民閱讀過程中的引領作用。積極加大宣傳力度,吸引廣大市民都來認識和了解公共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并加以有效利用。要按照建設“學習型”單位的要求,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引導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加大自身文化資源與公共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整合力度,真正把公共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用活、用好。借助中國通州網和遠程教育服務網絡,大力開展全民閱讀公益性服務,通過多種形式拓展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范圍、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將地方影視戲曲、音樂歌舞、美術等藝術表現形式納入共享工程服務內容,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載體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各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點都要認真接收好國家中心、省中心發送的各種全民閱讀信息,做好篩選、存儲和分發工作,并及時上傳有關通州的全民閱讀信息資源。同時,積極為公共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全民閱讀服務點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幫助其制定規范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并加大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力度,確保每個全民閱讀服務點的管理人員都精通相關業務知識,能熟練掌握相關設備的操作技術,確保文化共享設備的安全運行、高效利用,更好地服務百姓、服務基層。
五、推進各項制度的改革創新,實現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保障長效化。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全民閱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笆濉逼陂g,我們要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的要求,配齊配足專門從事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的人員,組建各級各類全民閱讀促進會,大力培養一支思想好、作風硬、業務精、知識結構合理、熱心公益事業的全民閱讀推廣人和志愿者隊伍。同時,組織其開展經常性的專業業務培訓,引導其學習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的新知識、新業務,提高他們從事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的綜合能力。二是要不斷提高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水平。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采取政府購買、競爭立項、項目補貼、以獎代補等多種方式,鼓勵鎮村加大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投入力度,將更多的財力投向全民閱讀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切實提升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水平。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文廣新局 | 協辦: | ;民政局;電子政務管理中心; |
答復日期: | 2017-05-09 | |||
答復內容: | 葛紅玲委員: 通州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