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提出者: | ;陳乃東; | 建議/提案號: | 028 | |
標題: | 關于加強現代高效設施農業建設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南通大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六年對大棚設施的投資、經營和管理,對設施農業感受深刻。開始幾年公司一直發展面積,擴大規模,企業效益以及農戶效益都比較好。尤其在2014年以前,當時,大棚相對面積不算太大,大棚蔬菜、瓜果價格尚可,通過努力,許多農戶的年收入在10萬-20萬元,少數更多(注:夫婦兩人未計工資)。如今,比如整個2016年,隨著各地大棚面積的擴大增加,農戶自己工資不計,幾乎沒有收入,整年白忙,少數農戶已開始虧損,農民兄弟們現在很難扛下去,后果不堪設想。
分析原因:有天氣原因,也有品種不對路等等因素影響。但是,最核心的問題是:供大于求,產需矛盾突出。大棚面積無節制地發展——簡直是另一個“大躍進”。使供給側產能急速增大,而銷售通路未能實現同步擴張,致使大量農產品滯銷,許多只能爛在田間。
如何防止現代高效設施農業生產中的“一哄而上”到“一哄而下”現象發生,我建議:
一、控制宏觀規模。
政府在財政支持和土地流轉方面,正確客觀地進行引導,在新的2017年不能繼續粗放地擴大普通大棚面積。
二、引導農戶調節種植品。
大力發展新品種和高科技含量產品,使農產品品種實現多元化。減少同質化競爭。
三、設施提檔升級。
新的一年高效設施投入,應注重原有設施的提檔升級。適當調高土地利用率較高的連棟大棚的財政補貼標準。控制智能大棚發展。總結我們的實際經驗,普通大棚土地利用率低,智能大棚造價太高且不太實用,連棟大棚是最符合本地區實際的,但是,由于過去連棟大棚的補貼標準偏低,與普通大棚差不多,才沒有得到大發展!
四、扶持農產品銷售通道建設,縮小農產品產銷間差價。
以銷定產,有計劃的組織農業生產,近日,大農農產品物流中心(通州區二甲鎮路中村)小青菜收購價3-6元錢每筐,每筐30斤!也就是說1毛-2毛錢壹斤,這還是收購商對每個農戶有限制的收購~或5筐或10筐,中間商不收時,這些菜就爛在地里。然而,在很多的農貿市場、超市,小青菜低于1元/斤的很少,一般都在1.5-2.0元/斤,甚至更多。計算一下這里的中間差價是多大,為何會如此?關于這一問題,有很多說法,大體是說,中間環節成本高、費用大、勞動力貴,一般小販低于1.00元/斤的差價,不愿意賣。建議,鼓勵和號召新興的社會力量,宣傳和引導,達到農民與消費者對接的目的,實現,產銷差價縮小。
五、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和儲藏冷鏈系統建設。
農產品深加工是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另外一個重要手段,冷鏈保鮮儲存系統的蓄水池作用也同樣重要。但是,長期以來,農業項目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很少,故積極性不大。尤其是土地指標很難用到農業項目中。要知道:當今的實體企業本來就相當困難,如果沒有政府支持就難上加難了!因此,建議在上級政府的考核系統中,加大農業項目的考核比分。否則,農業永遠是弱勢產業。另外,涉農建設用地指標,要與工業、商業用地指標分離。
六、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建設自己的農產品營銷體系。
政府鼓勵企業建設自己的營銷隊伍,目前,整個蔬菜流通體系中,從農戶到零售商的中間環節,不排除被少數菜販子壟斷,企業建設營銷隊伍時會遇到相當的阻力,呼吁政府和社會力量,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和競爭公平!單個的企業,在強大的壟斷團體面前---力量太單薄了!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農委 | 協辦: | |
答復日期: | 2017-06-29 | |||
答復內容: | 尊敬的陳乃東委員: 通州區農業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