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提出者: | ;區工商聯;農工民主黨通州支部; | 建議/提案號: | 001 | |
標題: | 關于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振興實體經濟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近年來特別是進入2016年后,經濟新常態對實體經濟的考驗愈發嚴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起點不高、缺少轉型緊迫感的實體企業率先面臨生死考驗。從去年9月起,長達四年多負增長的PPI實現逆轉,標志著對實體經濟影響最大的生產資料價格全面上漲。廣大實體企業刻骨銘心地感受到經濟寒冬的嚴酷,發生實體企業倒閉潮決不是危言聳聽。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振興實體經濟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的培育和發展,在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促進科技創新、強化金融支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等方面,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特別是根據國家、省和南通市關于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的實施意見,通過營改增結構性減稅、降低失業保險費率、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行政審批程序等,在利息、財務支出、人力資源等方面降低企業負擔,企業發展環境得到改善。 雖然從政府層面上,對實體企業發展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從企業反應看,依然感到企業生產經營仍然面臨較多困難,集中表現在:一是多種因素疊加使成本攀升,人工、融資、原材料等生產要素成本普遍提高,實體企業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大多數企業微利或瀕臨虧損的現象短期難以緩解;二是受國際市場持續影響,需求萎縮,訂單大幅減少,實體中小企業產能過剩嚴重;三是產業鏈上下游兩極分化,下游民營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用工荒等多重困境,生存面臨困難;四是實體經濟和非實體經濟之間投資回報反差巨大,做實業不如做投機和投資賺錢多、賺錢快,比較利益誘導要素流向非實體經濟;五是企業創新需要高投入,具有高風險,中小企業創新轉型資源不足,能力不夠,舉步維艱。 實體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發達穩健的實體經濟,對提供就業崗位、改善人民生活、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就振興實體經濟提出如下建議: 一、大力優化發展環境。一要加強產業發展規劃引導。要放眼世界經濟前沿,努力占領產業發展高地。加強產業發展的前期研究,建立產業技術發展的中長期扶持計劃與政策體系,準確分析我區產業發展特點和優勢,出臺更加具體的項目投資、市場指導和技術創新引導目錄,因勢利導給市場和企業更加明確的指引。要著力營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法制環境、市場環境、創業環境、成長環境、知識產權保護環境、財產保護環境。要繼續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實施投資準入的負面清單管理,放開市場競爭。要通過政府和市場的共同努力,縮小行業利潤差距,減少投機暴利,讓企業能夠安心做好實業,營造資金真正投向有前景、有技術的實體經濟、人才向實體經濟集聚、生產要素向實體經濟傾斜的市場環境。二要體現通州產業特色。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與蘇南和周邊市(區)差異化定位,在體現自身產業特色的同時,放大尚存的市+區疊加優勢,強化城市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功能,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要把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結合起來,以南通東部新城拓展、高鐵新城建設等為切入點,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優化城市功能,發展壯大城市經濟,加快主動全面融入南通市區發展全局。三要繼續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政府權力的正面清單規范行政行為,以市場準入的負面清單激發市場活力,創造實體經濟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要規范執法行為。執法部門要多站在企業角度想問題,幫助企業渡難關,在執法過程中多指導,多服務,少處罰。最大程度減小執法自由裁量權,切實為市場主體減負。創新設立企業家接待日、開展企業家沙龍等活動,加強政企政商即時溝通,幫助企業解困,持續提振企業家堅守實業、發展實業的信心。 二、大力促進產業升級。一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招商引資,引進大、特、優的項目,能夠持續推動我區優化投資結構,提升實體經濟產業層次。要通過引導投資推動產業的調整升級,推動技術創新,保持實體經濟的長久活力。要不斷深入對跨江融合接軌上海工作的研究,分析我區發展優勢,爭取新一輪接軌上海的主動權,盡最大力量爭取上海先進制造業的梯度轉移。要不斷創新產業鏈招商、特色園區招商、企業家招商的方法,提高招商引資的精準性和實效性。二要進一步促進產業轉型發展。要加快實施“中國制造通州2025行動綱要”。持續促進傳統產業的提升改造,提升發展高端紡織、現代建筑、船舶海工及配套裝備等三大支柱產業,增強產業競爭力。大力引導企業進入戰略性新興行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及新能源汽車和汽車配件等五大優勢產業;培育發展航空配套裝備、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機器人等三大新興產業,建立通州現代產業體系,提升通州制造業競爭力,促進通州制造業邁進中高端。培育發展名牌產品,扶持馳名商標和優質產品,不斷提升實體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三要進一步突顯企業在轉型發展主體地位。要增進企業在轉型發展中的主角意識,增強企業在轉型的緊迫感和責任心,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注入強勁動力。大力實施技術創新,通過裝備更新、技術革新、品牌創建,引導企業通過上市、發展總部經濟、兼并重組等方式,大力實施機制創新,有效鞏固和提升市場地位,使企業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引導企業發揚“工匠精神”,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四要進一步探索產業升級的突破口。要以企業提升產業智造化水平為關鍵,引領產業向可持續、智能化、高安全轉型。加快企業智能化改造。以數控裝備、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智能儀器儀表、節能環保裝備等推廣應用為重點,鼓勵企業引進先進技術裝備,縮小與國際水平差距。推進智能研發設計和智能生產,加快實施重點示范工程。實施智能車間建設工程,研究制定智能車間標準體系,加快智能車間認定,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推動生產車間智能化改造。以恒科新材料、東源集團、甬金科技、德爾福、派得羽絨等企業為重點,在每個產業集群重點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車間、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引領實體企業加快升級步伐。 三、大力強化要素保障。一要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破解實體企業融資難,必須由政府、銀行和企業多方面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公共財政支持力度,推進轉貸基金及融資性擔保公司建設,盡力為實體企業提供貸款、發債、租賃等金融擔保或風險補償。要支持實體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置換貸款或用長期債券置換短期債券。區產業母基金要向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企業提供“過橋”轉貸資金。要引導企業運用民間資本,通過支持民間資本成立貸款公司等措施,規范民間資本運用。加快實體企業上市進程,鼓勵企業通過上市募集資金,拓寬實體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金融機構要在風險防范的同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對中小實體企業發展充滿信心,充分認識經濟不景氣的特殊時期,對企業的金融支持,也是開拓未來客戶群的機遇期。要在產品開發、抵押擔保、服務方式等方面開展有益的探索,對傳統行業中的優質企業,特別是有品牌、有訂單、有效益但暫時出現流動性緊張的企業,繼續給予信貸支持;對仍具備清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通過調整貨款期限,無還本續貸,循環貨款,來緩解企業因還貸發生過橋成本的債務壓力,幫助企業化解危機、渡過難關。實體企業也要不斷提升抗風險能力,誠實守信、規范管理、提升素質,改善融資條件,爭取等方面的資金支持。二要加大土地供給對實體經濟支持。土地是當前制約企業加快發展的重要瓶頸,要優先保障實體項目用地,確保每年要有40%左右的新增建設用地用于實體項目。支持企業“零土地技改”,引導企業利用低效地塊“二次開發”擴大產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提高資源整合和使用效率。多措并舉盤活企業存量土地和資產,因企實施企業破產清算、重整,騰出寶貴的土地資源,為實體企業發展開辟新的空間。三要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對實體經濟支持。繼續加大招才引智的力度,加大財政對人才工作的投入,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緊缺人才引進,擴大有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實用人才隊伍。充分利用好現有人才資源,鼓勵企業投資人力資源開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整合人才培訓資源大力實施接班人計劃和梯隊培養計劃,探索建立人才涌現機制,激發人才在職業發展和成長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智力保障。 四、大力減輕企業負擔。一要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嚴格落實國家和省相關政策,通過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調整部分企業社會保險繳費費率,減輕實體經濟稅費負擔,增大利潤空間。積極嘗試將扶持三農的政策移植到實體企業,對實體企業少取多予。學習借鑒周邊地區做法,研究出臺支持服務企業的政策措施,針對當前企業反映比較普遍的問題,制訂通州特色的降成本組合拳,給實體企業以新的動力。二要進一步實施全方位的政策引導。通過減稅、減費、減負等方式提高民間資本回歸實業的投資回報,做到既曉之以理,又報之以利,構建扶持民間投資的財稅支持體系。積極實施“化稅為薪”或“減稅提薪”等措施,使實體企業輕裝上陣。三要進一步改革經濟管理方式。減少、簡化行政審批,嚴格執行收費項目公示制度,堅決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費,治理亂罰款、濫評比、亂收費等。要優化投資服務,強化投資權益保護,降低民間投資風險。要向企業技術研發、人才培訓、設備更新、節能減排等活動提供所得稅減免、再投資退稅、費用扣除、延期納稅、加速折舊等稅收優惠,鼓勵企業在主營業務領域轉型升級。對新上重大項目可免征和緩征基礎設施配套費,對項目建設中的各種環評、安評、能評、穩評、雷評等采取政府招標,購買社會服務。降低新上項目成本,為企業新上項目降低成本負擔。 五、大力培養一代實業家。一要引導企業家對實業的堅持和堅守。通州多年的發展,培養造就了一大批經營管理的精英,他們有著強烈的創業創新意識、開拓進取的精神和豐富的管理經驗,這些都是實體經濟發展不可多得的要素資源。要鼓勵近年來主要精力離開實業的企業家把握機遇、回歸實業,做強主業,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實現新的騰飛、取得新的成就。要倡導堅守在實業上的企業家實施聚焦戰略,專注自己擅長的行業,培養更多的單打冠軍和隱形冠軍。二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一代先賢張謇秉承實業救國的理念,為南通創下百年的產業基礎。在先輩精神的激勵下,通州企業家積累的“堅苦自立、創新致遠”的精神,成為通州廣大企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在全社會營造尊重企業家、關心企業家、愛護企業家的濃厚氛圍,要支持企業家始終保持堅持實業的激情和勇氣,崇尚企業家立足實業、創新發展的魄力、堅持和韌性,激勵他們以高漲的激情和亢奮的狀態,不斷堅持和開拓。要加強年輕一代企業家的教育培養,鼓勵他們傳承和發展實業精神,為建設強富美高新通州貢獻智慧和力量。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經信委 | 協辦: | ;發改委;科技局;招商局;人才辦;人社局;行政審批局;國土分局;地稅局;人民銀行; |
答復日期: | 2017-04-21 | |||
答復內容: | 區工商聯、農工民主黨通州支部: 通州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