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gic4o"></kbd><ul id="gic4o"></ul>
    <strike id="gic4o"><s id="gic4o"></s></strike>
    <ul id="gic4o"></ul><strike id="gic4o"></strike>
  • <samp id="gic4o"><tbody id="gic4o"></tbody></samp>
    建議/提案提出者: 曹冬梅 建議/提案號: 12
    標題: 關于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后的規范管理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有序摸底、調查、梳理,我區陸續對老舊小區進行了提升改造,集中解決了在安全設施、服務設施、公共配套和外部環境等功能方面存在的問題,包括違建拆除、飛線整治、綠化提檔、場地停車、圍墻步道等,提升了小區環境,改善了居民生活質量,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數;但改造后的部分小區管理缺失,或改造不徹底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存在問題

      1.部分小區違規搭建依然存在,沒有徹底清除;存在占用消防通道,更有甚者,利用車庫違規作坊使用;日常異味刺鼻,導致鄰里失和,多次舉報執法人員到場拒不開門,最終不了了之,影響及其惡劣。

      2.小區內增加停車位,存在劃線敷衍了事,所劃區域無法停車現象,有的直接劃車庫門口;政府合理布局因為執行力不到位,導致居民無語。

      3.安全意識淡泊,私拉亂接隨意掛線電瓶車充電仍然存在;小區增加的充電裝置固然有限,但也形同虛設;居民為了方便,還是我行我素在窗口、陽臺掛線結電瓶車充電,安全隱患依然存在。

      4.部分老舊小區因沒有車庫配置,居民電瓶車在樓道、通道隨意堆放;通道占道,影響汽車通行導致鄰里糾紛頻發。

      5.部分老舊小區改造后,不收取任何費用;由社區居委會安排保潔做好日常衛生維護,物業管理缺失;一些雖有物管(或者業主委員會),但是這些人員年齡偏大,服務管理不到位,外來人員無登記、居民車位被占堵、樓道內掃保不及時、樓道內墻面亂涂亂畫等情況時有發生。

      二、對策建議

      1.精準管控、網格化管理。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摸排違規搭建匯總上報,并嚴格拆除。同時聯合執法部門掃除隱匿在小區的違規作坊,還居民一個潔凈的生活空間。針對沒有車庫的小區,合理布局增設車棚(雨天停車方便)停車位,同時配套充電裝置。

      2.提高安全意識、加強法律法規培訓宣傳。由住建部門或街道辦牽頭,通過文藝演出、擴音器播放、資料發放等多種形式,宣傳普及法律法規,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識,杜絕不良行為的發生。

      3.強化物業管理,加強物管從業人員培訓。建議以街道辦事處為主體,明確物業服務標準并公示,同時開展物業從業人員培訓。改造后的無物管的小區,要依據民意配備管理人員,持證上崗,負責小區日常管理的全面工作,對居民關心的日常保潔、秩序維護等劃分到塊、責任到人,在小區公告攔(增設小區公示欄)公示服務標準及投訴電話。

      4.壓實各社區責任,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對居民群眾反應強烈、重復反應的問題,要認真重視,做好解惑答疑、宣傳政策的工作。同時監督指導物業公司及時的履職盡責,對于發現的違規問題,及時予以處理,更好的為居民排憂解難。

    承辦單位: 主辦: 住建局 協辦: 財政局;金新街道;消防救援大隊;城管局;金沙街道;市監局
    答復日期: 2023-06-30
    答復內容:

    曹冬梅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后的規范管理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老舊小區舊改后,質保期內由施工單位負責維護,質保期過后,應由全體居民承擔維護費用。由于老舊小區居民購買物業服務的意識不強,少部分年紀大的居民還一直認為小區設施維修應由政府支付費用的錯誤觀念根深蒂固,造成老舊小區人人參與、主動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自覺保護愛護公用設施設備的意識還比較薄弱。為進一步落實推動建立老舊小區后續長效管理機制,我們始終堅持政府指導、重心下移、屬地管理、立足社區、共建共享的原則,努力構建管理規范、服務優質、群眾滿意的長效物業管理工作體制,提升老舊住宅區人性化、精細化、科學化物業管理水平。對于舊改后的長效管理工作,我局多次聯系指導街道、社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社區黨組織對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指導和監督,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后的長效化管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變革物業管理工作模式,以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為導向,提升老舊小區管理水平,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生活質量。 

    一、推動老舊小區智慧化管理。建立物業“互聯網+”新型服務模式,通過建立互聯網平臺,向老舊小區業主提供基本物業服務,在互聯網平臺上開展社區商超、家政服務、居家養老、平臺廣告等增值業務,業主通過線上購買服務,滿足自身的需求。 

    二、推動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市場化。市場化物業服務是小區管理的主要方向和發展趨勢。對于具備市場化運作條件的老舊小區,在街道和社區的指導下,成立業主委員會,通過業主大會,以招投標的形式選擇質價相符的物業服務企業來進行服務。 

    三、推動小區業主自治管理模式。對于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按照有關規定組織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大會),廣泛征求業主意見,向社會購買服務或委托專業公司實施準物業管理,社區應對居民自治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協助。 

    四、明確社區代管的管理模式。對于不能實行上述3種模式的老舊小區,根據《南通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可以依托居委會實行自治管理。由社區組織開展衛生保潔、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維護、秩序維護等基本物業管理服務,或由社區委托專業公司進行服務,并收取相應費用。 

    南通市通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3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