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gic4o"></kbd><ul id="gic4o"></ul>
    <strike id="gic4o"><s id="gic4o"></s></strike>
    <ul id="gic4o"></ul><strike id="gic4o"></strike>
  • <samp id="gic4o"><tbody id="gic4o"></tbody></samp>
    建議/提案提出者: 喻迎春 建議/提案號: 17
    標題: 關于整合醫療衛生資源更好發揮“醫聯體”作用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近三年來,新冠疫情的暴發對醫療衛生資源的整合利用帶來嚴峻考驗,特別是當前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使新冠疫情快速蔓延和擴散傳播,給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帶來巨大壓力,面對防疫工作的新形勢,整合醫療衛生資源,發揮“醫聯體”作用,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效,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立足我國經濟社會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實際,按照“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堅持公益,創新機制;資源下沉,提升能力;便民惠民,群眾受益”的原則,以落實醫療機構功能定位、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理順雙向轉診流程為重點,在“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間建立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協作機制,建立責權一致的引導機制,使醫聯體成為服務、責任、利益、管理共同體,推動區域內醫療資源有效共享,基層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并在縣域層面構建“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一體化管理,與鄉村一體化管理有效銜接”的縣域醫療共同體?!吨笇б庖姟芬蟆俺浞职l揮縣級醫院的城鄉紐帶作用和縣域龍頭作用,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構建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p>

      《指導意見》下發五年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積極推進“健康通州”建設,順應形勢推動醫療機構體制改革,全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資源配置不斷優化;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服務環境持續改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持續加力,健康通州建設不斷深化,初步構建了以3家區級醫院為龍頭、4家中心衛生院為樞紐、20家鎮級醫療機構為基礎、205家村級醫療機構為網底、195家民營醫療機構為補充的醫療服務網絡化體系,推動了我區醫療衛生事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然而,從區、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實踐看,盡管近年來在軟硬件設施、人員隊伍等多方面作了較大投入,醫療衛生環境有了很大改觀,但醫療資源分布不均,鎮街衛生院和村居衛生服務站投入不足、醫療資源薄弱、分級診療難以均衡的現狀依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一方面區級醫院看病就醫的患者排起長龍、人滿為患;另一方面,鎮街衛生院冷冷清清、寥寥無幾,村居(社區)衛生服務站三三兩兩、門可羅雀。其原因:一是基層群眾對醫療衛生需求的提高和對鎮街衛生院、村居衛生診所可信度的下降,這是造成基層群眾不愿在鎮、村看病問診,而寧愿到區級醫院排隊就醫的主觀原因。二是從醫療條件看,絕大多數鄉鎮衛生院缺乏諸如CT機、核磁共振、內窺鏡等診療設備和??漆t生,醫療條件明顯滯后。這是造成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基層群眾涌向城區大醫院就醫的客觀原因。還有,某些城區醫院從效益出發,過度檢查、過度開藥,以及“同病不同醫”診療用藥農保結報差距懸殊問題等等,這些都成為影響基層群眾對醫療衛生機構滿意度和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因素。

      為此,建議區政府從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屬性出發,加大醫療衛生資源整合力度,統籌區、鎮、村三級醫療服務功能,堅持上下聯動、向基層傾斜,更好發揮“醫聯體”的優勢和作用,強化分級診療激勵舉措,推動“健康通州”美好事業再上新臺階。

      一要加大鎮村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設施投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老舊設備逐步更新換代,為便于農村基層非重大疾病患者和疑難雜癥的“家門口”診療創造有利條件。

      二要加大鎮村醫療衛生機構年輕醫生培訓培養。通過定向培養、醫科大學招募和在職醫護人員進修輪訓等多種途徑,大力培養和造就一批能夠滿足基層醫療衛生事業需要的高素質全科醫生、??漆t生隊伍。積極改善鎮村基層醫療機構醫生待遇,制定出臺向基層傾斜的相關激勵政策,調動年輕醫生到基層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鄉鎮衛生室和村居醫生招得進人、留得住人。

      三要加強上下聯動和業務指導。積極組織市、區大醫院的醫療專家到鎮街衛生院定期開設專家門診、實地坐診,到村居社區進行常態化、制度化專家義診、上門服務,杜絕有名無實的形式主義、蜻蜓點水式的活動,真正讓“醫聯體”的服務功能“聯”起來、“活”起來,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把基層醫療服務做得更實更好,讓老百姓得實惠。

      四要加強社會輿論宣傳。鼓勵、支持和引導農村基層常見病患者就近到鄉鎮衛生院、村居(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就醫,并給予掛號費、診療費、檢查費適當優惠或減免,推動非重癥患者避免擠占城區醫院醫療資源,促進區、鎮、村分級診療均衡發展。

    承辦單位: 主辦: 衛健委 協辦:
    答復日期: 2023-06-30
    答復內容:

    喻迎春、張穎倩、顧斌委員: 

    您三位提出的“關于整合醫療衛生資源更好發揮‘醫聯體’作用的建議”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工作現狀和進展情況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衛生事業發展,積極推進“健康通州”建設,初步建成以2家區級醫院為龍頭、4家中心衛生院為樞紐、20家鎮級醫療機構及1家??漆t院為基礎、205家村級醫療機構為網底、206家民營醫療機構為補充的醫療服務體系,衛生服務能力逐步提升,就醫環境逐步改善,群眾就醫更加便捷。 

    二、關于所提建議的答復

    1.關于加大鎮村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設施投入。近年來,區政府加大對全區醫療單位硬件設施投入:(1)在醫院提標改造方面。區二院擴建、石港中心衛生院等12家醫療單位提標改造建設,財政總投入5億元。(2)在醫療設備投入方面。區政府每年安排固定資產投入預算資金1000萬元,專項用于各醫療單位的固定資產購置更新。(3)2023年度我區將村衛生室提升項目列為民生實事項目,安排專項資金734萬元,為全區196家村衛生室更新電腦、打印機和增配基本醫療設備,維護維修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村衛生室服務水平。

    2.關于加大鎮村醫療衛生機構年輕醫生培訓培養。我區多措并舉,積極開展基層衛生人員培訓培養工作。一是大力引進基層衛生人才。編制年度招聘計劃時,優先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傾斜。2023年區政府核批衛技人員招聘計劃106名,其中基層安排了64名。同時改進公開招聘機制,對招聘計劃實行年初一次核批,分批組織實施方式。對緊缺專業崗位、連續兩年招聘不到人員的專業崗位,簡化招聘程序,降低開考比例。二是實施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力爭每年培養農村定向醫學生50名左右,畢業后安排到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從2017年起我區連續7年累計培養農村醫學生212名,近3年,已有三批次110名醫學生畢業到基層就業。三是用好衛生人才引進培養政策。為進一步加強我區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2022年11月我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衛生健康人才引進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針對引進不同類型人才給予優惠政策,爭取留住人才。 

    3.關于加強上下聯動和業務指導。通過開展城市醫生下鄉、名醫工作室建設等活動,邀請專家定期至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診,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把基層醫療服務做得更實更好,讓老百姓得實惠。 

    4.關于加強社會輿論宣傳。將進一步利用微信公眾號、宣傳欄等形式,加強分級診療的宣傳,鼓勵常見病患者就近到鄉鎮衛生院、村居(社區)衛生服務站首診就醫,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讓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便利。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我委將進一步會同相關部門,持續加強醫聯體建設,充分發揮醫聯體龍頭醫院輻射引導作用,促進優質資源下沉,強化基層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基層診療水平,加大醫保政策引導,強化監督考核,逐漸形成基層首診、上下轉診、急慢分治的分級診療模式。 

    感謝您三位對我區衛生健康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支持我們的工作,并多提寶貴意見。 

    南通市通州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