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區檢察院緊扣全區中心工作,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奮力穩大局、防風險、戰疫情、促發展,在服務保障通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擔當作為、奮勇爭先。共辦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案件1578件,10個案例入選全國全省典型案例,榮獲全國檢察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等集體榮譽21項,個人榮譽42項。
一、高站位服務中心大局,護航通州高質量發展
落實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為通州“打造新高地、建設硬核區”提供優質“檢察產品”。
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緊扣服務保障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貫徹落實《反有組織犯罪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成立二十大維穩安保工作領導小組,扎實開展“信訪突出問題攻堅化解年”行動。落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辦結申訴44件、信訪212件。
助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出臺檢察優化營商環境22條意見,堅持打擊保護并重,依法打擊侵害企業權益犯罪7件。院領導帶頭“送法進企業”問計問需,督促清理涉企積案6件,為企業發展“松綁”。深入推進企業合規改革,對4家通過合規評估驗收的企業依法不起訴。在辦理一起虛假廣告案中,探索跨省異地合規,委托成都高新區檢察院實地走訪考察,牽頭第三方組織“線上+線下”監督評估。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依法懲治各類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9件51人,對南通富源美容美發有限公司、陳某某等33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案出庭支持起訴。關注案件背后反映出的金融風險易發環節,推動多部門對非法集資問題專項整治。突出打擊洗錢犯罪,在一起貸款詐騙案中,通過自行補充偵查追訴黃某某等2人洗錢犯罪,辦理全市首例職務犯罪“自洗錢”案。與金融監管部門建立協作銜接機制,共筑反洗錢堅固防線,獲評全市打擊洗錢犯罪工作先進集體。
能動履職服務區域治理。落實“七號檢察建議”,會同市郵管、公安等部門開展智能快遞柜專項監督,實現全市近2000個“豐巢”柜安防升級。落實“八號檢察建議”,與應急管理部門建立8項協作機制。依托“檢網融治”深入基層排摸治理難題,和水利、交通等部門共同治理危橋,開展無障礙設施專項監督,依法保障群眾出行安全。發揮檢察建議溯源治理作用,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2份獲評全省優秀。立足當好法治參謀,向黨委政府報送法律監督、流動人口犯罪、黨員醉駕、女性權益保護等研判報告6份。
二、深層次推進法治建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堅持司法為民,把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頭等大事”辦好辦實,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擊犯罪保障安居樂業。審查逮捕各類犯罪嫌疑人200人,提起公訴990人,同比分別下降30.8%、10%。突出打擊重點,嚴懲故意殺人、搶劫、強奸等八類嚴重暴力犯罪61件86人,起訴毒品犯罪34件38人。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及關聯犯罪,起訴43件69人,辦理王某某等41人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追加認定誘騙25人偷渡緬北的漏罪,入選最高檢“兩會”宣講案例。
協同作戰推進反腐倡廉。與紀檢監察機關密切配合,受理監委移送職務犯罪案件10人,提起公訴7人。制定自行補充偵查18條意見,對監委移送案件均實質化提前介入,注重精準指控犯罪,所辦案件認罪認罰適用率達100%。與監委共同推動案件全流程追贓挽損,職務犯罪案件追贓挽損率達100%,為國家累計挽回損失1800余萬元,在辦理一起某政府融資平臺趙某某受賄案中,積極釋法說理,促使其在審查起訴環節主動退出違法所得209萬元。
呵護未成年人向陽成長。注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2件15人,快捕快訴公安部督辦的王某某等9人拐賣多名兒童惡性案。妥善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堅持寬容不縱容,依法起訴10人,附條件不起訴37人,相對不起訴10人,并同步開展幫教。加強與區司法、教育、婦聯等部門協作,制定強制報告制度實施細則,成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持續抓好“一號檢察建議”落實,組織法治副校長宣講43場次,赴南山湖小學宣講網絡安全被央視報道。
檢察履職守護民生民利。加大食藥環領域司法保護力度,在一起公安部掛牌督辦涉案金額2000余萬元的制售假藥案中,對冒充“老中醫”的2名涉案人員快捕快訴。關注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針對一起使用禁用農藥甲拌磷種植芹菜案,能動履職守護“大棚蔬菜”質量安全。參與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對打著“藝術品”投資幌子,詐騙12個省市90余名老年人的何某某依法提起公訴。開展根治欠薪專項監督,與司法、人社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幫助83名工人追回欠薪150余萬元。
三、全方位深耕主責主業,提升法律監督質效
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全面提升法律監督質量和效果,與執法司法部門攜手維護公平正義。
堅持“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做優刑事檢察。掛牌成立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提前介入案件179件,簡易、速裁程序適用率達82.14%。在辦理一起某快遞公司黃金包裹丟失申訴案中,依托偵協機制,實質化介入、引導取證,促成公安機關刑事立案。發揮法律監督主導作用,用好羈押必要性審查,訴前羈押率為19.15%,防止和減少“一押到底”。強化審判活動監督,對一審刑事案件均提出量刑建議,確定刑量刑建議采納率達99.39%。強化刑事執行監督,參與開展社區矯正、看守所、監獄巡回檢察,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提出糾正意見。
堅持“監督糾錯與維護裁判權威并重”,做強民事、行政檢察。與公安、法院加強協作配合,在借貸糾紛、交通事故糾紛等民事虛假訴訟重點領域發出再審檢察建議12件。開展企業“惡意注銷”專項監督,運用大數據排查民事、行政監督案件線索43件。深化行政檢察監督,依托“檢源行”協作共建機制,開展土地執法領域行政非訴執行監督5件。用心用情辦好勞動保障、社會撫養費征收等民生案件6件,同步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成功化解18件。
堅持“雙贏多贏共贏”,做好公益訴訟檢察。開展安全生產、公共安全、環境資源等重點領域公益訴訟專項行動,辦理行政公益訴訟61件。參與城市環境整治,開展垃圾車“跑冒滴漏”公益監督,推動升級改造環衛作業車輛,解決滲漏污水擾民問題。針對環境污染、非法采砂、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與行政機關協作開展環境資源損害賠償磋商,達成協議賠償61.52萬元。加大對食品藥品安全、公民個人信息等領域犯罪打擊力度,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4件,提出懲罰性賠償金338萬余元獲法院判決支持。
堅持“為民司法、守正創新”,做好檢察機制改革。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要求,優化全過程人民民主“檢察環節”。圍繞執法司法權力運行,邀請人民監督員對不起訴案件開展質量評查。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聽證贏公信,制定檢察聽證工作規則,邀請聽證員參與各類疑難復雜案件聽證80場。
四、系統化加強隊伍建設,夯實檢察發展根基
始終堅持“五個過硬”標準,持續加強政治、素能、作風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檢察隊伍。
突出政治建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自覺以政治建設引領檢察業務發展。組織開展全員政治輪訓,引導干警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發揮領導班子“領頭雁”作用,以“激情奮斗、創新爭先、務實擔當”新時代通州干部精神特質引領檢察干警干事創業,獲評全區“一創三爭”好班子。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先后集結16支黨員先鋒隊馳援高速卡口、流調中心、健康驛站等點位,助力全區疫情防控。
推進素能建設。出臺青年干警培養計劃,17名領導班子成員和業務骨干擔任青年干警政治導師和業務導師。重點打造檢察干警“初心學堂”學習陣地,舉辦“理論熱點我來談、疑難案件我來辯、崗位故事我來說”等交流活動6場。培塑檢察專業化辦案團隊5個,4名干警入選省級以上人才庫,11名干警在省市技能比武競賽中獲得標兵、能手稱號。申報8項國家級、省級調研課題成功立項,在法學核心期刊發表6篇調研成果,在各類媒體發表宣傳報道300余篇。
加強作風建設。圍繞“機關作風建設提升年”,開展落實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等專題宣傳教育活動12次。完善長效機制建設,建立健全作風紀律、機關管理、辦案監督等制度20項。嚴格執行“三個規定”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記錄報告有關事項35件,“逢問必錄”已成為檢察人員思想和行動自覺。主動接受派駐紀檢監察組監督,常態化開展檢務督察20次,集體約談4次,營造全面從嚴治黨管檢濃厚氛圍。
接受內外監督。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專題報告工作4次,精心辦理代表建議1件,接受人大常委會履職評議6人。組織學習《區人大常委會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落實報備制度。出臺加強代表委員聯絡工作規定,聘請5名民主人士擔任特約監督員,邀請代表委員參加座談調研、庭審觀摩、公開聽證等活動77人次,征求意見建議20條,跟進完善制度措施15項。積極接受人民監督員對各類辦案活動監督28件,一案入選全國首批人民監督員監督典型案例。優化檢律關系,上線互聯網“云閱卷”系統,接待律師閱卷302人次,公開程序性信息1344條、重要案件信息98條、法律文書155份。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區檢察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為牽引,錨定“爭先進、創一流”目標,努力推動“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為通州“打造新高地、建設硬核區”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