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gic4o"></kbd><ul id="gic4o"></ul>
    <strike id="gic4o"><s id="gic4o"></s></strike>
    <ul id="gic4o"></ul><strike id="gic4o"></strike>
  • <samp id="gic4o"><tbody id="gic4o"></tbody></samp>
    當前位置: 首頁 > 2024通州兩會專題報道
    南通市通州區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和2024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計劃安排的報告(摘要)
    發布時間: 2024-01-12 09:18:23 信息來源: 通州日報

    1月11日,在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佘德華受區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作關于南通市通州區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和2024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計劃安排的報告。

    一、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

    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經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票決產生,共10個項目。在區人大的關心監督下,經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順利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具體情況如下:

    1.川姜小學建設項目。新建川姜小學,建設規模12軌72班,占地面積約116畝,建筑面積約4.9萬平方米。

    完成情況:該項目是跨年度項目,已完成樁基施工,目前正在基礎結構施工,達年度時序節點安排。

    2.校園環境提升項目。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學校校舍和其它設施設備進行改造,對部分學校實施電力增容和線路改造。為全區所有小學教室安裝空調。

    完成情況:涉及的33所學校68個項目,已全部完成并交付使用。

    3.村衛生室提升項目。為全區196家村衛生室更新、增加基本急救和理療設備,對部分村衛生室進行維修。

    完成情況:涉及196家村衛生室增配設備,175家村衛生室維修,已全部完成。

    4.道路橋梁改造項目。對光明路大修,G228至濱海線段,全長6.4公里,寬14米。對騎金線大修,如東交界至騎岸北段,全長8公里,寬8米。對余豐河東路段進行改造,全長2.5公里,寬5.5米。對鄧九路興仁溫橋段進行改造,全長2.26公里,寬5米。對二甲大橋進行改造,全長301.4米,寬16.8米。

    完成情況:光明路、騎金線大修已完成并通車;余豐河東路段、鄧九路溫橋段改造已完成并通車;二甲大橋改造是跨年度項目,目前正在橋梁下部結構施工,達年度時序節點安排。

    5.通呂運河環境整治項目。對世紀大橋至金沙灣大橋段實施環境整治,總長800米,面積14公頃,含生態景觀、形象展示、濱水休閑、健身步道等。

    完成情況:已完成目標任務。

    6.水環境提升項目。實施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全長30公里,推動農村河道生態化。擴建益民污水廠,新建生物反應池1座,二沉池2座,增設預處理、生物處理、深度處理等設備。

    完成情況: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已完成目標任務;益民污水廠擴建已竣工并試運行。

    7.城市安居工程項目。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涉及住宅樓38棟,建筑面積約13.4萬平方米。實施中心豎河小游園建設,位于行根路北側,金霞路西側,面積約0.9萬平方米。實施中心橫河綠道建設,西起新世紀大道,東至珠江路,新建部分步道、驛站和各類標識,對河道駁岸、護欄進行維護。對拖橋路進行改造,東起金富路,西至紀家港,全長約290米,寬度約14米。對三姓街路進行改造,東起金富路,西至紀家港,全長約290米,寬度為22米。對金樂中路進行改造,通靈橋路至康富路段,全長約2.65公里,寬50米,包含3座橋梁。對康富東路進行改造,金樂小學至金泰南路段,全長約1.1公里,寬40米,包含1座橋梁。

    完成情況:老舊小區改造已完成目標任務;中心豎河小游園和中心橫河綠道建設已完成并投用;拖橋路、三姓街路、金樂中路和康富東路改造均已完工。

    8.“一老一小”關愛項目。為8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特困人員和低保對象中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等9類對象提供政府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完成50家視力篩查機構近視防控服務認證,為全區10萬名少年兒童每年提供2次校外免費篩查。為160名有康復需求和康復價值的孤獨癥兒童提供基本康復服務。

    完成情況:均已完成目標任務。

    9.二院擴建提升項目。擴建第二人民醫院,新建1幢綜合住院樓,新增床位260張,建筑面積約1.9萬平方米,內設臨床、輔助科室、精神科和失智失能照護病區。

    完成情況:該項目是跨年度項目,已進場施工,達年度時序節點安排。

    10.鎮街污水處理項目。實施鎮街“333”整治一期工程,對五接、十總、東社、興仁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進行整治。

    完成情況:已完成目標任務。

    二、2024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計劃安排

    2024年是我區民生實事項目實行人大代表票決制的第六年。為進一步擴大民生實事項目的社會受益面和群眾參與度,使民生實事項目編排更加科學、精準,符合群眾需求,在充分吸收過去幾年民生實事項目辦理經驗基礎上,我們做到早謀劃、早啟動、早部署。

    (一)候選項目征集篩選過程

    一是廣泛公開征集。為提高民生實事工作的群眾參與度、知曉度,8月28日~10月31日期間,通過三個途徑廣泛征集2024年區民生實事項目意見和建議。通過區政府網站、通州日報、“12345”政府服務熱線、南通州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布征集公告;向各職能部門、南通高新區、各鎮(街)下發通知;向區人大代表進行征集。

    二是認真梳理篩選。經過近兩個月征集,共收到民生實事項目各類意見建議126條,其中,來信來電35條,人大代表建議58條,部門報送33條。意見建議主要集中在公共教育、醫療衛生、交通出行、城市建設等方面。經分析梳理,我們將一些普惠性強、反映強烈的意見建議吸收到此次民生實事候選項目中。

    三是科學研究編排。為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程度,在項目編排過程中,就必要性、可行性進行多輪論證,多次征求區四套班子領導意見,區委、區政府領導多次專題進行研究,進一步修改完善,最終形成候選項目建議方案,提交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報請區委常委會審定,經區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后,提交本次大會全體代表票決。

    (二)候選項目征集的原則和特點

    民生實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在民生實事項目安排過程中,我們既注重補齊當前的民生短板,也著眼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選擇的項目充分體現普惠性、公益性等原則,具備成熟度高、可操作性強等特點。

    一是項目受益面廣。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提建議”,保證了候選項目更貼近民需、針對性更強,真正體現了民生實事項目的普惠性。

    二是項目可操作性強。項目安排符合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立足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回應群眾實際需求。在建設周期上具備可控性,能在當年完成或見效,讓群眾有較強的獲得感。

    三是財政能力可承受。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民生實事項目有清晰的年度定量目標,且財力可保障。

    四是統籌兼顧合理安排。緊緊圍繞發展需求和重點工作,做到項目編排與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城建項目計劃安排等緊密結合。

    (三)候選項目安排情況

    2024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共12個,涉及教育醫療、城市建設、鄉村振興、“一老一小”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方面,計劃總投資約26.08億元。具體為:

    1.公共教育建設項目。對實驗中學教學樓、宿舍及食堂實施改造提升。對亭西小學實施擴建提升,新建教學樓、食堂及傳達室,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學校校舍和其它設施設備進行改造。

    2.慢病醫防融合項目。為全區13家衛生院和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基層慢性病醫防融合門診。

    3.農貿市場提升項目。對21家農貿市場進行“一場一策”改造。

    4.城市片區更新項目。對通海路東側(通州小學南北兩側)地塊內房屋采取整體拆除重建方式實施更新,總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涉及住宅樓89棟,建筑面積22.84萬平方米。

    5.通呂運河整治項目。對世紀大橋至中石化油庫段進行環境整治,總長900米,面積約12.8萬平方米。

    6.骨干橋梁建設項目。新建揚子江大橋,全長625米,寬42.1米。新建希望大橋,全長735米,寬35米。

    7.現代農業建設項目。建設高標準農田3.66萬畝(含高效節水灌溉0.5萬畝),其中新建1.62萬畝,改造提升2.04萬畝。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總面積142平方公里,包含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果蔬加工運輸服務中心、園區農業展廳及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等場所。

    8.扶老攜弱服務項目。為8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特困人員和低保對象中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等9類對象提供政府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為全區在冊低收入人口(城鄉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特困供養、困境兒童、未納入低收入人口范圍的原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等六類困難對象統一購買重大疾病、意外傷害等保險項目。為全區100戶殘疾人家庭提供無障礙改造服務。為全區有就業需求的就業年齡段殘疾人提供400人次各類職業技能培訓。

    9.少年兒童關愛項目。建設10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夢想小屋”。開設15個“愛心暑托班”,開展系列關愛服務活動。建設14個示范性兒童友好實踐點。為全區9.5萬名中小學生提供視力篩查和健康分析,建立視力篩查檔案,進行分級分類管理,為近視高危群體提供綜合治理干預服務5000人次。

    10.文化服務惠民項目。開展“歡樂江海行”送戲下鄉、南通州文旅嘉年華、“通州之夜”“水街19點樂享南通州”、通劇巡演等千場文化惠民活動。

    11.生態河道建設項目。實施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全長約30.25公里,推動農村河道生態化。

    12.應急指揮中心項目。新建應急管理服務中心,建筑面積約8090平方米,包含應急指揮中心、安全生產考試中心、安全教育體驗館等場所。